本文目錄一覽
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內容簡介
1、《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第二版,是作者十年研究的結晶,它全面總結了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的發展歷程,涵蓋了理論基礎和前沿議題。作者在總結20世紀刑事訴訟法學生成與演變的基礎上,強調了在研究方法上,倡導在基本問題意識引導下,采用社會科學通用方法并從多學科交叉視角深入探討刑事訴訟問題。
2、刑事訴訟法的前沿方向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根據查詢相關 *** 息,在刑事政策上對傳統型犯罪的懲治與防范問題,在經濟方面注重對新型犯罪的開拓研究,法制文化視角上不斷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研究刑法問題。
3、公安機關偵查工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立法成熟度和偵查權的合法運作,直接反映出一個國家法治文明的水平,關乎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的雙重目標實現。近年來,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對此持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實踐探索,以推動偵查理論進步和公安法治建設的深化。
4、《問題與主義之間:刑事訴訟基本問題研究(第2版)》這部作品,作為《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的后續力作,展示了作者對中國刑事訴訟制度及其司法體系的深入探究。它系統地梳理和探討了刑事訴訟領域的核心議題,為讀者提供了對我國司法實踐的深入理解。
陳瑞華的《刑事辯護制度的實證考察》探討了哪些具體內容?
陳瑞華的這部著作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豐富的實證數據,為我們揭示了刑事辯護制度的復雜性和重要性。書中不僅詳細解析了法律條文,還通過案例分析,展示了辯護律師如何在法律框架內為被告人爭取權益,以及這一制度如何影響司法公正。對于法律體系的完善和辯護權的保障,這本書提供了寶貴的實證研究視角。
程序正義理論作者簡介
陳瑞華的研究領域涉及刑事訴訟法學、刑事證據法學、司法制度以及程序法基礎理論等多個重要領域。
陳瑞華,這位法學界的知名學者,出生于1967年2月,是山東聊城人。他目前的學術職務包括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教授,以及博士生導師。此外,他還在中國政法大學、國家法官學院和國家檢察官學院擔任 *** 教授,擁有豐富的教學和研究經驗。
貝勒斯(Bayles, M.D.)的著作《程序正義:向個人的分配圖書信息》已由鄧海平翻譯,收錄于《法律程序與行政過程譯叢》中。該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ISBN號為9787040172102,于2005年7月1日首次發行,版次為1。全書共334頁,采用平裝形式,尺寸為32開本。
在學術論文方面,杜曙光的研究成果廣泛且深入。他發表了多篇論文,涉及程序正義、行政權實施效率、行政復議制度、行政立法等多個主題。其中,他的文章《程序正義理論的再梳理》等被收錄于南大核心期刊,并多次被引用。
丹寧的學術著作豐富多樣,涵蓋了法律的多個層面。他的《法律下的自由》深入探討了法律與個人自由的關系;《變化中的法律》揭示了法律隨時代變遷的動態過程;《通向公正之路》則闡述了法律追求公正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