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電力保護區補償標準規范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中高壓線與地面的距離應為多少?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
關于臨時用地補償與復墾標準?
關于臨時用地補償及復墾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鎮鄉人民 *** ,區級有關部門:
為了加強臨時用地管理,規范臨時用地補償及復墾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重慶市土地管理規定》和《重慶市人民 *** 辦公廳關于加強臨時用地管理的通知》(渝辦發〔2008〕231號)有關規定,結合我區實際,特制訂臨時用地補償標準及復墾管理規定。經區 *** 同意,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臨時用地的范圍和期限
(一)臨時用地范圍
1.工程建設施工臨時用地,包括工程建設施工設置的臨時攪拌站、預制場、材料堆放場、施工道路和其他臨時工棚用地、工程建設過程中棄土棄渣用地、架設地上線路、敷設地下管線和其他地下工程所需臨時使用的土地;
2.工程地質勘查過程中需要對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勘測所需使用的土地;
3.臨時性的取土、取石用地;
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臨時用地。
下列土地一般不得作為臨時用地:城市規劃道路路幅用地、城市廣場等公用設施和綠化用地、居民住宅區內的公共用地、基本農田保護區和文物保護單位內的土地、公路及通信管線控制范圍內的土地,永久性易燃易爆危險品倉庫、電力設施、測量標志、氣象探測環境等保護區范圍內的土地,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特用林地和重點防護林地,其他不宜臨時使用的土地。
(二)臨時用地期限
臨時用地期限一般不超過2年。若因建設項目需要,確需延長期限的,須按有關規定程序辦理延期用地手續。
二、臨時用地的申報審批程序
(一)臨時用地選址:由項目牽頭單位組織規劃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林業、水利、應急管理等部門開展臨時用地選址,確定臨時用地范圍。
(二)用地申請和審查報批:由項目業主單位按照行業相關要求予以申報。
(三)臨時用地復墾費用預存:臨時用地在報區 *** 審批前,臨時用地單位應按照土地復墾方案和臨時用地預存土地復墾費用協議的約定預存土地復墾費用。
三、臨時用地復墾驗收及移交
根據《土地復墾條例》規定“誰損毀、誰復墾”的原則,使用臨時用地的用地單位為復墾責任單位,是臨時用地復墾義務人。項目臨時用地使用結束后,由臨時用地復墾義務人負責編制臨時用地土地復墾規劃設計方案,并負責組織實施臨時用地復墾。復墾竣工后由區規劃自然資源局組織生態環境、農業、林業、水利、應急管理、土地所在鄉鎮(街道)、村(社)集體經濟組織等驗收。驗收合格后,由土地復墾義務人將復墾后的土地移交集體經濟組織。驗收及移交結束后,由土地復墾義務人按程序提出申請退還預存土地復墾費用。
四、臨時用地面積測量方式
嚴格按照臨時用地紅線圖確定的范圍,采用儀器測繪方式進行測量。
五、臨時用地取得方式
臨時用地的使用者根據土地權屬,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
六、臨時用地的補償
(一)臨時使用土地的補償
1.臨時使用耕地(果園、牧草地按耕地計算,其他非耕地2畝折算為1畝)的,一年一補,其補償標準為每年每畝1950元。
2.臨時使用國有土地的,由臨時用地使用者與國有土地使用權人簽訂臨時用地協議,并按協議約定支付相關費用。
(二)臨時使用集體土地上青苗、構(附)著物補償、青苗和附著物定額補助,補償時分別參照征收集體土地補償標準執行。
(三)不能復墾的臨時用地補償:不能復墾的臨時用地,含經同意保留使用的臨時便道、水系、路系占地,臨時用地防護、排水占地,不能恢復的垮覆土地等,參照征收集體土地補償費標準一次性補償給村(社)集體經濟組織。由于土地未征收,不得進行征地人員安置。
(四)土地復墾后涉及的相關補償:土地復墾后,由于不能恢復為原耕地地類或者耕地土壤熟化程度降低、耕作層發生改變、地力下降等原因,影響農民的種植收入,按以下標準計算,由臨時用地的使用者對承包經營戶進行補償。
1.原旱地復墾為旱地的地力綜合補償:原屬旱地,經復墾恢復為旱地的,給予承包經營戶恢復地力綜合補償費,標準按每年每畝500元計算,一次性支付3年,合計1500元/畝。
2.原水田復墾為旱地的地力綜合補償:原耕地為水田,經復墾不能恢復為水田而改為旱地的,一次性補償承包經營戶每畝1600元。另再按旱地復墾為旱地的恢復地力綜合補償費標準給予承包經營戶一次性補償(標準按每年每畝500元計算,一次性支付3年,合計1500元/畝)。
3.原水田復墾為水田的地力綜合補償:原屬水田,經復墾恢復為水田的,給予承包經營戶恢復地力綜合補償費,標準按每年每畝500元計算,一次性支付3年,合計1500元/畝。
電力電纜線路保護區是什么?
根據您的描述,電力電纜線路保護區為:地下電纜線路兩側各零點七五米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區域;海底電纜線路兩側各二海里(港內為兩側各一百米),江河電纜線路兩側各一百米(中、小河流一般不小于各五十米)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水域。在保護區范圍外不會有危險。希望我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它疑問,請致電24小時供電服務熱線95598咨詢。
電力線路旁邊的樹木多遠違法?另外供電部門不通知就砍伐賠償嗎?
《電力法》第52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危害電力線路及其有關輔助設施”,第六十九條: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內種植植物、堆放物品,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由當地人民 *** 責令 *** 、砍伐、清除。
1998年國務院頒布的《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十條規定,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導線邊線向外側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兩平行面內的區域,按電壓等級邊線延伸舉例如下:1-10千伏:5米,35-110千伏:10米。電力線路清障供電部門每年都宣傳,至于提前通知只能看供電部門的宣傳力度了,如果說沒有提前通知也很難取證。至于賠償只能提起民事訴訟了。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電力法最新規定?
新能源特別是光伏與風電的經濟、環保、安全等特點受到各國高度重視。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持續構建多元化電力生產格局。在保障消納的前提下,支持清潔能源發電大力發展,加快推動風電、光伏發電補貼退坡,推動建成一批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科學有序推進重點流域水電開發,打造水風光一體化可再生能源綜合基地。2020年,常規水電裝機達到3.4億千瓦左右,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達到2.4億千瓦左右。
新能源已經在全球能源變革的進程中占據重要位置,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徑。因此,修改原版《電力法》是順應時勢也是發展必然。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中高壓線與地面的距離應為多少?
1-10千伏5米35-110千伏10米154-330千伏15米500千伏20米在廠礦、城鎮等人口密集地區,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的區域可略小于上述規定。但各級電壓導線邊線延伸的距離,不應小于導線邊線在最大計算弧垂及最大計算風偏后的水平距離和風偏后距建筑物的安全距離之和。高壓電線路和建筑物之間的水平距離規定,和高壓電電壓有關,扣除大風天氣下造成的“風偏”距離后,兩者間距請參考下表(來自《電力設施保護條例》):擴展資料:高壓線邊“七不要”法則1、不得在電力設施保護區內種植樹木。2、不得在電力設施保護區內修建建筑物。3、不得在電力線路桿塔、拉線基礎周圍10米范圍內取土、打樁、鉆探、開挖等。4、大型施工機械作業時,施工機械與架空輸電線路及其他帶電體的最小安全距離不得小于8.5米,且應設專人監護。5、不得在架空線路保護區內堆放谷物、草料、垃圾、易燃易爆物。6、不得在架空電力線路兩側各300米區域內放風箏。7、禁止在高壓線附近釣魚。
OK,關于電力保護區補償標準規范和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中高壓線與地面的距離應為多少?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