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鐵們,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為大家分享湖北滑坡補償標準,以及2020玉米保險賠償標準?的相關問題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謝謝大家了哈,下面我們開始吧!
本文目錄
貴州松桃、湖北黃梅等地山體滑坡,導致多人被埋,個人如何防范災害突發事件?
一般生活常識住江河岸邊,山下及土坡溝旁,都有一句常識流傳于民間,即“久旱必有久雨”,但凡這種時令,人們都要十分小心謹慎,隨時觀察山體土坡動態。過去人們修建房屋都要規避這些地勢及區域。反觀現在不講規矩,不依規劃建房者大有人在。在自然災害面前抗風險能力微乎其微!依山傍水環境優美,災害降臨插翅難飛。農村為官者必須帶領村民嚴守鄉鎮規劃,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這才是根本。
2020湖北為什么天災不斷?
天災人禍再所難免,有些災難是人為造成的,只是苦了老百姓,也許有許多人從去年十月份武漢舉辦軍運會開始,和我壹樣,倒霉倒到現在。
我國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區的原因?
我國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的四川、云南、貴州、 *** 地區和西北的陜西、甘肅、山西地區,以及中南、東南的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區。
我國滑坡分布的基本特點是:西部地區多于東部地區,南部地區多于北部地區。
我國滑坡泥石流災害集中分布區的形成原因:山高谷深,地形崎嶇,地表起伏大;多地震,地層破碎;夏季多暴雨;植被覆蓋較差。
2020玉米保險賠償標準?
玉米保險標準分為兩檔,第一檔:購買保險的價格為每畝18元,其中需要自費20%,而這一檔的賠償金額為每畝400元。第二檔:購買保險的價格為每畝36元,同樣需要自費20%,而這一檔的賠償金額為每畝850元。具體的賠償標準應以當地政策為準,建議種植小戶選擇第一檔,而種植大戶根據情況自行選擇其中一檔即可。
一、種植玉米保險賠償標準
1、種植玉米保險賠償標準分為兩檔:種植小戶每畝購買價格為18元(其中補貼為80%,14.4元;自費為20%,3.6元),保險賠償金額為每畝400元;種植大戶每畝購買價格為36元(其中補貼為80%,28.8元;自費為20%,7.2元),保險賠償金額每畝為850元。
2、種植大戶賠償標準與所在地區有關,種植大戶購買玉米種植保險的時候,可選擇兩檔的其中一檔進行參保,種植小戶僅可選擇第一檔進行參保,購買玉米保險時需要自費20%,其余的都由 *** 進行補貼,不過種植戶得先買(自己先墊付)后補。
二、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玉米保險賠償
1、自然災害
當發生暴雨、內澇、洪水( *** 行蓄洪除外)、凍災、旱災、風災、雹災、地震的時候,如果直接導致玉米受災或者減產,已經達到或超出保險賠償標準的20%(含)以上的,就可以申請保險賠償。
2、普通災害
當發生干旱、流行性、爆發性病蟲草鼠害的時候,可以鄉鎮為單位(個別農戶受災不可進行申報),要當整體損失率達到30%(含)以上時才可以申報,這里的干旱與情況(條)中的旱災有所差別,主要是指僅出現干旱,但是還未達到旱災的標準。
3、突然災害
當發生火災、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的時候,可按照實際發生面積進行評估,但是暫時沒有損失率的具體數字標準。
三、如何申報獲得保險賠償
1、很多種植戶覺得,受災后賠償程序復雜,因此很多都不愿意購買保險,其實玉米受災后賠償的流程很簡單,只需要符合規定受災標準,就可以找當地經辦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保險公司,申報并獲得相關賠償。
2、一般3日內相關工作人員,就會進行實地勘察具體受災情況和受災面積,只要符合規定受災標準的情況下,就可以獲得相關賠償。
四、哪些地區可以購買
目前有河北、遼寧、吉林、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黑龍江、內蒙古13個重點糧食大省率先開始試點。
湖北地質災害有哪些?
湖北的地質災害地域分布明顯,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山區,尤以長江、漢江及其支流沿岸最為嚴重;
巖溶地面塌陷、采空區地面沉陷則主要聚集于鄂東南、鄂中地區,主要分布在武漢、黃石、大冶、陽新、鄂州、咸寧、應城等地。湖北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段)共5657處,分布在68個縣(市、區)內。
1、極易發生地質災害有17縣(市、區):
主要分布在三峽庫區、鄂西南山區和鄂東南部分地區。有巴東縣、秭歸縣、興山縣、夷陵區、長陽縣、五峰縣、遠安縣、恩施市、建始縣、利川市、咸豐縣、來風縣、宣恩縣、鶴峰縣、黃石市、大冶市、陽新縣
地質災害易發指數≥10。
面積44006平方公里,地質災害約占全省80%以上。目前發育崩塌699處,滑坡3060處,泥石流61條,巖溶地面塌陷902處,采空地面沉陷48處。其中三峽庫區和鄂西南山區因人為和自然因素誘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沉)陷災害均極易發生,鄂東南丘陵區則以采礦引發的地面塌(沉)陷、泥石流災害為主。
2、易發生地質災害有23縣(市、區):
主要分布在鄂西北山區和鄂東南、鄂東北部分地區,以及江漢平原西緣山前地帶。有十堰市、鄖西縣、鄖縣、丹江口市、竹溪縣、竹山縣、房縣、神農架林區、谷城縣、保康縣、南漳縣、宜昌市、宜都市、松滋市、鄂州市、武漢市、咸安區、赤壁市、崇陽縣、通山縣、通城縣、羅田縣、英山縣
地質災害易發指數≥5。
面積56501平方公里,地質災害約占全省的15%以上。目前發育崩塌115處,滑坡562處,泥石流11條,巖溶地面塌陷90處,采空地面沉陷23處。其中鄂西北山區容易發生因人為和自然因素誘發的較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鄂東南南部地區(崇陽縣、通山縣、通城縣)和鄂東北英山、羅田地區容易發生因自然因素誘發的小規模滑坡、泥石流災害;鄂東南北部地區則以采礦及抽排地下水引發的地面塌(沉)陷災害為主;江漢平原西緣山前地帶(宜昌市、宜都市、松滋市)容易發生因人為因素誘發的崩塌、滑坡、地面塌(沉)陷災害。
3、較易發生地質災害有18縣(市、區):
主要分布在鄂中地區和鄂東南、鄂東北部分地區。有蔡甸區、江夏區、襄樊市、宜城市、當陽市、荊門市、鐘祥市、京山縣、曾都區、廣水市、大悟縣、應城市、麻城市、浠水縣、蘄春縣、武穴市、黃梅縣、嘉魚縣
地質災害易發指數≥3。
面積42683平方公里,地質災害約占全省的3%。目前發育崩塌6處,滑坡47處,巖溶地面塌陷8處,采空區地面沉陷11處。其中鄂中地區較容易發生因采掘地下固體礦產誘發的崩塌、滑坡和大型采空地面沉陷災害;鄂東南北部蔡甸區、江夏區、嘉魚縣較容易發生因開采地下水而誘發的巖溶地面塌陷災害;鄂東北大別山區和桐柏山區較容易發生因自然因素誘發的小規模滑坡災害,其中黃梅縣還容易發生地面塌(沉)陷災害。另外鄂北襄樊市也較容易發生小規模的崩塌、滑坡災害。
好了,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