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期限是多久?
- 2、.在刑事訴訟中,被害人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司法機關應當如何處理...
- 3、刑事案件怎么聯系被害人
- 4、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 5、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另民事訴訟可以嗎
- 6、刑事案件開庭時,被害人如果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能否參加刑事...
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期限是多久?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起訴期限取決于所請求權的性質。一般財產權請求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身體傷害賠償請求則為一年?!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除非法律有其他規定。如果在刑事訴訟中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判決生效后,可以單獨提起民事訴訟。
如果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最高法定刑期不滿五年有期徒刑,那么受害者有五年的訴訟時效來提起訴訟。 如果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最高法定刑期在五年以上但不滿十年,受害者的有效訴訟時間為十五年。 如果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最高法定刑期在十年以上,受害者的有效訴訟時間同樣為十五年。
最長可以最速二十年的時間。 刑事犯罪訴訟時效刑事犯罪訴訟時效并不像民事訴訟時間固定的,刑事犯罪的訴訟時效可根據人民法院的量刑來決定有效的訴訟時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87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經過下列期限的將不會被在追訴。
民事訴訟的公告期限為60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84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時,可以公告送達。自公告發布之日起60日,即視為送達。
根據《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擬提起公益訴訟的,應當依法公告,公告期間為三十日。
.在刑事訴訟中,被害人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司法機關應當如何處理...
“可以告知”,而非“應當告知”,不是強行性規定,可能出現不告知的情形,從而影響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不能體現法律設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本意。在實踐中,偵查機關和公訴機關因無告知義務,往往忽視被害人的權利,造成權利救濟的遲延。
被害人又堅持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只要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無論是在偵查階段、起訴階段還是審判階段,被害人依法都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90條規定:(4)如果遭受損失的單位未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案件怎么聯系被害人
法律主觀:有兩種方式: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 刑事訴訟 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 訴訟 。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 代理 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法律分析:嫌疑人家屬可以取得受害人地址求得諒解,但警方可能出于保護被害人免遭報復或二次侵害的原因而拒絕請求。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訴,不經過公安或者檢察機關。在法院審理過程中,適用調解,原告在法院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也可以撤回起訴。被告人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可以提出反訴。
法律分析:案子到了檢察院之后,檢察院3日之內會通知受害人。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1、法律分析:對附帶民事訴訟作出判決,應當根據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確定被告人應當賠償的數額。
2、刑訴法解釋155條內容,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對附帶民事訴訟作出判決,應當根據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確定被告人應當賠償的數額。
3、第155條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今年1月1日實施,規定,附帶民事訴訟應當依據的判斷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和案件的具體情況來確定被告應賠償金額。造成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和其他合理的康復治療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4、法律分析:關于通緝令的發布規定,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由公安機關發布逮捕令,及時將犯罪嫌疑人逮捕歸案。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可以在自己的轄區發布通緝令。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五條 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5、依據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55條規定: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為:人身損害賠償(1)醫療費:按實際產生的費用,以從醫學角度治療身體損害必要為限,不包括因整形、康復治療而產生的費用。(2)誤工費:以被害人工作單位實際扣發為限,且不高于當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三倍。
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另民事訴訟可以嗎
1、未提起附帶民事 訴訟 另民事訴訟可以嗎 可以的。 作為在犯罪行為中的受害人,主張民事賠償的途徑有二個,即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或單獨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如果未提起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可以另行民事起訴。
2、在刑事訴訟中,若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未在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而是選擇在之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對此類情形,法院可以嘗試進行調解,或者基于實際物質損失情況進行判決。這表明,受害人及其親屬無法僅通過附帶民事訴訟途徑獲得死亡賠償金或殘疾賠償金的支持。
3、被害人沒有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可以在刑事案件審理結束后,依法單獨提起民事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最高法院關于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六十四條 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進行調解,或者根據物質損失情況作出判決。
4、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后還可以單獨提起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是由犯罪行為所引起,并在刑事訴訟的過程中提起的,但就其解決的問題而言,是物質損失賠償問題,與民事訴訟中的損害賠償一樣,屬于民事糾紛; 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提起。
刑事案件開庭時,被害人如果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能否參加刑事...
1、刑事案件開庭時,被害人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害人不能作為當事人參加案件的庭審??梢耘月牥讣膶徖?。被害人沒有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可以在刑事案件審理結束后,依法單獨提起民事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作為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即使不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同樣有權利參加刑事訴訟,因為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害人是刑事案件的當事人,只要你要求參加訴訟,法院一定要同意你參加。
3、不可以以訴訟人身份出庭,但可以以旁聽群眾列席。如果是刑事案件,屬于公訴案件,受害人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情況下,是不能以當事人名義出庭的。該案件為公訴案件,由檢察院代表國家公訴。
4、刑事案件開庭時,被害人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害人不能作為當事人,庭審前法院不會通知受害人,判決書也不會送達被害人,但被害人也可以主動到法院了解判決結果。被害人沒有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可以在刑事案件審理結束后,依法單獨提起民事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總之,刑事訴訟中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受害者及其親屬,可以通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來追求賠償。然而,這一過程可能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刑事訴訟的判決結果、實際物質損失情況以及法律對賠償范圍的規定,因此在操作中需要遵循法律程序,并可能面臨一定的挑戰。
6、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89條規定: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審判決宣告之前提起。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在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沒有提起,不得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但可以在刑事判決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