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對刑事案件怎樣報案控告舉報?
1、報案、控告、舉報既可書面提出也可口頭提出。工作人員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時,應撰寫筆錄,宣讀后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字或蓋章確認。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需向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只要不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便控告、舉報有誤,亦應與誣告嚴格區分。
2、報案、控告、舉報可采取書面或口頭形式提出??陬^提出時,工作人員需記錄筆錄,確認后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字或蓋章。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需告知控告人、舉報人誣告的法律責任,但若非捏造事實或偽造證據,則即使控告、舉報事實有誤,也需與誣告嚴格區分。
3、法律分析:對于屬于公安機關管轄范圍的相關案件,當事人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依法立案偵查,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具體情況,請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確定。一般情況下是需要去刑警大隊報案的話需要做筆錄,做完之后由報案人確認簽字,任何人都有權利向公安機關。
4、報案可以直接到案發地公安機關報案,也可以通過信函、短信、互聯網等形式報案。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撥打110全國統一報警電話。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舉報。
刑事控告書交給哪個部門
1、法律分析:刑事控告書交給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而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機關。
2、法律分析:刑事控告書應該交給公檢法哪一個機關,是按照案件的性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管轄來決定。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八條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3、法律分析: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案件:貪污 *** 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 *** 利的犯罪,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刑事訴訟中當事人的權利有哪些
1、刑訴法中當事人的權利有:被告人、被害人有進行陳述的權利。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在法庭調查時,經審判長同意,可以向被告人發問。當事人經審判長許可,有權向證人、鑒定人發問。當事人對公訴人、辯護人向法庭出示的物證有辨認的權利。
2、法律分析:刑事訴訟當事人有以下權利:進行陳述的權利。委托辯護人的權利。法庭調查時向被告人發問的權利。向法庭出示的物證有辨認的權利。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勘驗的權利。
3、刑訴法中當事人的權利有:以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申請回避。對偵查、檢察、審判人員侵犯其訴訟權利或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被告人、被害人有進行陳述的權利。當事人對公訴人、辯護人向法庭出示的物證有辨認的權利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對侵權提出控告的權利嗎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訴訟參與人對于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訴訟參與人享有控告權,針對審判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行為,有權提出控告。在刑事訴訟中,當犯罪嫌疑人面對偵查人員或檢察人員侵犯其訴訟權利或進行人身侮辱,乃至施行刑訊逼供時,同樣擁有提出控告的權利。
犯罪嫌疑人對人民檢察院作出的不起訴決定,可向人民檢察院申訴。核對筆錄的權利 訊問筆錄應當交犯罪嫌疑人核對,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糾正。1對侵權提出控告的權利 對于檢察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提出控告的權利。
、核對筆錄的權利。1對侵權提出控告的權利。1獲得賠償的權利。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
刑事案件控告的主體
法律分析:中國刑事訴訟的主體是指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自訴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另外,刑事訴訟主體還包括自然人和單位。單位主體只要包括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中的控告人包括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委托律師。
法律主觀:主體是一般主體。 控告是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向司法機關揭露違法犯罪事實或 犯罪嫌疑人 ,要求依法予以懲處的行為。 控告一般是由遭受犯罪行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或其近親屬提出,主要是基于維護自身權益而要求追究被控告人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可以先去轄區派出所,派出所受理之后,會按照程序逐步偵查,如果屬于刑事案件,會移交到轄區的刑警責任中隊。也可以向當地公檢法機關反應具體細節和案件情況。
法律分析:控告和舉報兩者的區別在于主體不同。即控告是由遭受犯罪行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提出,而舉報則一般是由與案件直接無利害關系的單位或者個人提出,這里的主體不包括法院。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
犯罪嫌疑人申訴控告的權利
1、獲得法律幫助的權利。委托辯護人的權利。申請回避的權利。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申請復議權。對與本案無關問題的詢問,有權拒絕回答的權利。核對筆錄的權利詢問筆錄應當叫犯罪嫌疑人核對。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參加庭審的權利。其他權利。
2、犯罪嫌疑人擁有獲得法律幫助的權利,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聘請律師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和控告。犯罪嫌疑人有權在公訴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應在收到案件材料后三日內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3、法律分析: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訴訟中享有的訴訟權利主要包括:(1)運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2)有獲得辯護的權利。(3)申請回避的權利。(4)對于司法工作人員侵犯其合法的訴訟權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5)未經法院依法判決,任何人不得被確定有罪。
4、獲得法律幫助的權利: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 委托辯護人的權利: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5、當犯罪嫌疑人首次被訊問或采取強制措施后,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如果被逮捕,律師還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律師的聘請需要經過偵查機關的批準。犯罪嫌疑人有權了解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內容,并有權申請補充鑒定或重新鑒定。
6、具體權利如下:獲得法律幫助的權利: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 委托辯護人的權利: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