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專業考研分享?
民事訴訟法學(30 分)刑事訴訟法前沿:民事訴訟法學(含民事證據、民事 執行); 刑法學(30 分):中國刑法總論、中國刑法分論。 811刑事訴訟法學(150 分): 刑事訴訟原理、原則、制度(含 刑事證據)、程序。
中國人民大學訴訟法學考研經驗分享 寫在開始 (一)個人情況 本科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前沿,一戰二戰報考方向均為民商法學刑事訴訟法前沿,一戰期間同時準備法考和考研刑事訴訟法前沿,通過法考然考研未進復試,二戰初試總分394分,政治76分,英語72分,理論法120分,應用法126分。
我本科來自山西大學,今年報考的是法大刑法專業,是法研高端班的學員,考研初試成績389分,政治67分、英語72分、專業課一120 分、專業課二130分,復試815分,總成績80.6 分。
對于申請中國政法大學在職研究生(訴訟法學)課程的學員而言,入學需滿足以下基本條件:首先,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品行和健康的身體狀況;其次,需擁有法律專業或非法律專業的大專學歷。
選擇法學專業的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未來就業方向廣泛,涉及司法、教育、企業、 *** 等多個領域。
潘金貴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
1、潘金貴,1973年出生于貴州畢節,1996年、2001年、2004年在西南政法大學分階段獲得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目前,他擔任西南政法大學的副教授,并指導碩士研究生。他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刑事訴訟法學和證據學領域。
2、潘教授的著作涵蓋了刑事訴訟程序、公訴制度改革、刑事程序改革等多個領域,他的研究成果獲得了省部級以上獎勵。他的論文探討了辯訴交易制度、刑事審判制度改革、預審法官制度等多個重要議題,為我國刑事司法改革提供了深入的理論支持。
3、潘金貴先生:1973年12出生,漢族,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法學博士,刑法學博士后研究人員。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具有獨立董事資格證書。主要研究領域為證據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和刑法學。
4、潘金貴,男,1973年12月生,貴州省畢節市人,法學博士,刑法學博士后研究人員。
5、李昌林,目前擔任法學院副院長,被認為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未來潛力,是值得關注的潛在導師人選。高一飛,新晉教授,很快將晉升為博導,他的學術成長空間巨大,對于希望尋求長遠發展的學生來說,他是個不錯的選擇。潘金貴則是徐靜村的得意門生,主要以律師實踐為主,其出色的口才將有助于學生提升律師技能。
6、這本書剛剛出版,主要是更新了新刑訴配套的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和六機關四大解釋,更新內容較多,必須購買)《證據法學》,潘金貴主編,法律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西政證據法研究當以潘教授為準,并且最新的刑訴法和刑訴配套法規都對證據法進行了解讀和更新,其他老版本的教材已經過時。
刑事審前程序前沿問題研究內容簡介
1、《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前沿的前沿問題》第二版,是作者十年研究的結晶,它全面總結了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的發展歷程,涵蓋了理論基礎和前沿議題。作者在總結20世紀刑事訴訟法學生成與演變的基礎上,強調了在研究方法上,倡導在基本問題意識引導下,采用社會科學通用方法并從多學科交叉視角深入探討刑事訴訟問題。
2、首先,本書探討了刑事審前程序的基本原則,即如何在保障公正與效率之間找到平衡。它涵蓋了審前程序的啟動機制,揭示了偵查主體與檢察機關之間的法律關系,以及強制措施和偵查行為的合法運用。其次,書中詳細審視了公訴階段,包括起訴的決定過程,以及檢察官在不起訴決定中的自由裁量權。
3、刑事審前程序的構成要素刑事訴訟法前沿:探討其基本要素,如啟動條件、程序形式等。2 刑事審前程序的法律地位刑事訴訟法前沿:分析其在刑事訴訟體系中的關鍵作用。3 研究價值:闡明研究刑事審前程序對于司法公正及犯罪嫌疑人權益保護的重要性。
4、刑事案件庭前會議需要解決的主要是程序性問題。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案件前,如果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申請排除非法證據,證據材料較多、案情重大復雜或社會影響重大的,法官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召開庭前會議。
刑事二審律師應該怎么寫辯護詞
第一,標題。第二,前沿。第三,辯護理由。第四,結尾。第五,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這些都是寫辯護詞過程中必備刑事訴訟法前沿的要件。是一定不能夠缺少的。
二審故意傷害罪辯護詞的內容有:原告及被告基本情況、基本案情、故意傷害的后果、辯護意見、法律依據等,對于二審故意傷害罪的具體情況,是可以根據上述內容來形成故意傷害辯護詞的。 二審故意傷害罪辯護詞的內容是什么?首部。首行要寫明標題。正文。在具體制作法庭辯護詞時,分兩段。
聚眾斗毆二審無罪辯護詞要寫上當事人所有的身份信息、案件的實際情況、做無罪辯護的理由、辯護的時間刑事訴訟法前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規定,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
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刑事訴訟法學內容簡介
1、教材內容涵蓋了刑事訴訟程序、證據規則、辯護制度、審判程序等多個方面,既包含了理論闡述,也融入了實踐應用,旨在幫助讀者理解和掌握刑事訴訟法學的核心概念和操作技巧。在編寫過程中,教材團隊注重與最新的法律規范、司法解釋和實踐動態保持同步,確保內容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2、《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刑事訴訟法學》是一本由宋英輝編著的權威法學教科書,它屬于“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刑事訴訟法學叢”系列。該書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于2007年6月1日出版,是第一版次,總頁數為626頁,采用平裝形式,開本為16開。
3、教師在講授時,可結合古今中外的刑事訴訟法知識材料,包括學術論爭和司法實例,增強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在學習時,應將法學原理、法律規范和司法實務有機結合,關注刑事訴訟法學的最新動態和國家刑事訴訟法制進展。
4、《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是以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司法實踐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科學,是現代法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學科,是各類法學專業學生學習的必修課程。
5、《刑事訴訟法學(第4版)》作為法學主干課程的重要教材,由陳光中、徐靜村擔任主編,卞建林、宋英輝擔任副主編,該書的作者團隊由一群活躍在教學與研究領域的資深教師組成,他們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該書已經更新至第四版,是對前三版的修訂之作。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