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土地開發的補償標準是什么,以及2021年土地補償標準是什么?對應的知識點,文章可能有點長,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閱讀完,增長自己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可以解決了您的問題,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
2021征地補償標準?
現如今,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腳步越來越快,對于工程項目也越來越重視,伴隨這的就是工程項目數量不斷的增多。那么相對應的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土地使用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所以征地制度就應運而生。所以對于國家征地的了解就顯得很重要。那么國家征收土地補償標準是多少?
1、土地補償費=被征地畝數×年產值×補償倍數。2、安置補助費=需要安置的人數×年產值×補償倍數。3、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征地數÷征地前人均分配耕地數
礦產資源對當地村民如何補償?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開采礦產資源,應當節約用地。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礦受到破壞的,礦山企業應當因地制宜地采取復墾利用、植樹種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開采礦產資源給他人生產、生活造成損失的,應當負責賠償,并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之規定,結合你所述情況,因開采礦產資源,造成村民房屋及田地損害的,礦山企業應采取相應補救措施,并賠償損失。
二、根據《婁底市礦山企業采礦活動損害地表及其附著物補償規定》的相關規定,對采礦活動造成房屋損害的,按損害程度評定等級,分別以拆遷、原地大修(重建)、中修、小修四種等級處理,未達到小修以上等級的留觀處理(暫不修),對上述四種情況的房屋補償參照《婁底市人民 *** 關于印發婁底市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的通知》(婁政發〔2008〕3號)之規定執行。《婁底市礦山企業采礦活動損害地表及其附著物補償規定》及《婁底市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對采礦損害賠償標準有非常具體明確的規定,房屋受損方可根據房屋受損的實際情況,參照上述兩規定,對可能涉及的賠償項目及賠償標準予以判斷。
三、根據《婁底市礦山企業采礦活動損害地表及其附著物補償規定》第九條之規定,對農作物及其他種養殖業補償適用如下標準:(一)對因采礦影響造成稻田無法耕種,并經礦山企業現場勘察, *** 有關職能部門認可的,按補償產量標準和補償價格標準計算產值并扣除生產資料等成本費計算補償費。(二)礦山企業采礦影響農田種植水稻時,應改種旱作物或其他宜種作物,改種后減少的種植收益,由礦山企業予以補償。有條件耕種或改種而不耕種或改種,故意停耕待賠、荒蕪土地的,礦山企業不予補償。
(三)水稻補償:1.補償產量標準:二類水田單位面積產量按當地鄉鎮統計年報最近三年的年均產量確定,一類水田按二類水田產量每畝增加80千克計算,三類水田按二類水田產量每畝減少80千克計算。2.補償價格標準:以當年國家糧食保護價為補償價格。3.生產資料成本費計算:生產資料成本包括肥料、農藥、種子、水費、人工(運輸欄肥、施肥、耕田、育秧、插秧、中耕、治蟲、收割、曬谷)、牛工等費項。成本費額按每畝總產值的50%計算。4.補償費計算:對已耕種、農業生產資料成本已投入,因采礦企業影響稻田失收的,按補償產量和補償價格總產值的100%補償;對已耕種,生產資料成本已投入,因采礦企業影響稻田減產的,按實際減產量和補償價格標準計算補償費。水田等級類別確定按照婁政發〔2003〕29號文件附件九第二項規定確定。(四)因礦山企業影響造成旱土農作物欠收,由礦山企業按其類項實際損失進行補償,補償標準按市場同類價格確定。大面積塌陷以面積計算產值、裂隙影響以蔸產值計算,未種植的荒地不予農作物補償
2021年新土法對開荒地怎么補償?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第二百四十三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
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征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征收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但該“足額”標準并不是市場價值的“全額”補償,因為農村土地不是完全市場化的,其真實的市場價值無法有效計算。所謂“足額”是指土地的成本價值,即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至10倍。而農村土地一旦開發為商業用地,其市場價值可能遠遠高于作為耕地使用時平均年產值的6至10倍。
一般來說,如果是在村集體的支持下開墾荒地,荒地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應該得到相應的補償。具體補償多少,并沒有完全統一的標準,地方上執行也不一樣,可以咨詢當地土地管理部門確定。
農民開荒地的開荒形式也分為兩類:一類是農民擅自開荒,第二類是農民在國家政策允許范圍之類進行開荒。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在保護耕地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開發未來用的土地,適宜開發為農用地的,應當優先開發成農用地,國家依法保護開發者的合法權益。也就是國家會保護農民在政策范圍內開荒的土地權益。
雖然在《土地管理法》中規定:農民自己開荒的土地也是屬于農村集體組織所有,但《民法典》中也明確規定:土地上的附著物是屬于農民自己所有;在土地征收的過程中,雖然農民朋友拿不到土地補償款,但安置補償、土地附作物以及青苗補償費還是需要發放給農民的。
2022年修高速占地補償標準?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規定,高速占地補償標準是按照水田、旱田以及青菜地的標準來分別進行賠償,具體情況如下: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1)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2)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3)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1)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2)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3)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補償標準會稍有差異。
1、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金額包括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和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
2、產權調換
被拆遷人的安置面積核定標準:被拆除房屋的批準建筑面積低于(25-30)平方米/人的,按人均(25-30)平方米核定;在(25~60)平方米/人之間的,按批準的建筑面積核定;超過60平方米/人的,按人均60平方米核定。2人以下(含2人)的戶,按2人核定;已婚并達到法定育齡夫婦尚未生育子女的按3人核定。被拆遷人在同一拆遷范圍內有多處集體土地住宅房屋的,應合并計算房屋建筑面積。
2021年土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現如今,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腳步越來越快,對于工程項目也越來越重視,伴隨這的就是工程項目數量不斷的增多。那么相對應的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土地使用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所以征地制度就應運而生。所以對于國家征地的了解就顯得很重要。那么國家征收土地補償標準是多少?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