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簽訂債權債務轉讓協議后反悔了怎么辦,可以撤銷嗎?
法律分析:如果各方一致通過協議,那么其中一方反悔無效。當債權轉讓通知到個人時,債權就已經轉讓,不以個人的意志轉移。債權人的撤銷權由于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或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那么債權人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產生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債權債務轉讓債權人反悔的情況是:如果協議各方都一致通過,那么債權人一方反悔無效。因為當債權人的債權轉讓通知到達個人的時候,債權即已經轉讓,不再以個人的意志轉移。如果該轉讓協議存在可以撤銷的法定情形,如:顯失公平、重大誤解、被脅迫、乘人之危的情形等。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我國《合同法》賦予債權人擁有撤銷權,撤銷權屬于撤銷權人享有的民事權利。經過雙方協商一致的債權轉讓合同,并且通知了債務人的,且該轉讓未損害第三人利益,債權轉讓合同是合法的,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滕守文律師解析:債權讓與具有非要式性。
債務轉讓和債務轉移有何區別?
債務轉讓和債務轉移的區別:在債務轉移的情況下,債務人、債權人將和第三人達成轉讓協議,即債務轉移時必須經債權人同意,否則不發生法律效力。但是在債務轉讓的情況下,第三人單方表示代替債務人清償債務或者與債務人達成代替其清償債務的協議,但并沒有與債權人達成轉讓債務的協議。
債務轉讓與債務轉移在法律領域有別。前者系指債務人將合同義務完全或局部移轉于第三方,通常須經債權人同意方生效;后者則著重債務承責主體之變更,可基于法定或協議約定實現。從法律效果看,債務轉讓導致原債務人不再負責,新債務人代為承擔。而債務轉移在滿足特定條件下,原債務人仍需承擔部分責任。
由此看出,債務轉移屬于免責的債務承擔,與并存的債務承擔有著較大區別:主要是在債務轉移的情況下,債務人已經與債權人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將發生消滅,債務人將退出該債務關系,第三人成為債的關系的當事人。而并存的債務承擔,第三人僅是履行主體而不是債的主體,債務人并不退出原來債的關系。
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一)須有有效債務存在。(二)被轉移的債務應當具有可轉移性。(三)形式要件,依據《合同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依照其規定。(四)第三人須與債務人就債務的轉移達成合意。(五)債務承擔須經債權人的同意。
債務轉移的條件是:須有有效存在的債權,且債權的轉移不會改變債權的內容;債權的權利人與債權移轉接受人必須就債權轉移有關事項及問題達成合意;所轉移的債權必須具有可轉移性;債權的轉移必須經債務人同意,或通知債務人,始對其產生效力。
合同債務轉移需要滿足的條件:要有有效債務的存在,這是合同債務轉移的前提條件。被移轉的合同債務沒有禁止轉移的約束。法律規定不可轉移的債務、當事人約定不可轉移的債務以及其他不宜轉移的債務,不能成為合同轉移的標的。債務轉移還要取得債權人的同意。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