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新標準兩處以上致殘等級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新標準兩處以上致殘等級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
將人身保險傷殘程度劃分為一至十級,最重為第一級,最輕為第十級。
評定原則
1、確定傷殘類別:評定傷殘時,應根據人體的身體結構與功能損傷情況確定所涉及的傷殘類別。
2、確定傷殘等級:應根據傷殘情況,在同類別傷殘下,確定傷殘等級。
3、確定保險金給付比例:應根據傷殘等級對應的百分比,確定保險金給付比例。
4、多處傷殘的評定原則:當同一保險事故造成兩處或兩處以上傷殘時,應首先對各處傷殘程度分別進行評定,如果幾處傷殘等級不同,以最重的傷殘等級作為最終的評定結論;
如果兩處或兩處以上傷殘等級相同,傷殘等級在原評定基礎上最多晉升一級,最高晉升至第一級。同一部位和性質的傷殘,不應采用本標準條文兩條以上或者同一條文兩次以上進行評定。
擴展資料
理賠流程
1、認清權益
仔細閱讀保險條款,確切了解保障事項:保險的有效期限,保險責任,保險免除責任和保險金給付辦法等。
2、及時報案
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一般為出險后7天內),向保險公司理賠部門報案(可電話報案或直接到保險公司報案)。投保人在報案時應說明如下內容:
A:被保險人姓名、身份證號碼(或被保險人出生年、月、日);
B:投保險種、保險金額、保險期限、保險單號碼;
C: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的原因及損害狀況,被保險人現狀;
D:報案人的聯絡方法。
3、收集證明
提供上述內容后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將告訴您索賠應該提供的證明材料名稱及件數。然后注意收集所需的證明材料,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人壽保險為5年,健康險和意外險為2年)由索賠權利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申請。
也可以由索賠權利人委托其代理人辦理索賠。代理人需出具索賠權利人的委托書和身份證明以及代理人本人的身份證明。
4、注意給付時限
理賠部人員收到索賠申請書并點收齊全所需的證明材料后即可進入核實事故辦理給付的過程。對于事實清楚、證明材料充分、保險責任明確的申請件,一般在證明收集齊全后,保險公司應于規定的時間內給付。
5、領取賠償金
為了充分發揮保險保障作用和有效地保護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利益,特作如下理賠保險金的給付規定。
(1)為了投保人的方便給付方式可選擇現金給付、現金支票、轉帳支票和銀行匯款等方式。
(2)投保人要求銀行匯款時,應簽定同意委托銀行劃帳合同書。
(3)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領取保險金時需提供本人身份證明。
(4)委托他人領取時,領取人需提供被保險或受益人的委托書、身份證明和領取人身份證明。
(5)受益人為法定繼承人時,領取人必須是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在領取以前要簽署書面保證,保證由領款人通知到其他第一順序繼承人。
(6)受益人為指定時,則按指定順序給付保險金。
(7)受益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時,由其監護人領取保險金。
(8)受益人與被保險同時死亡時,保險金按被保險人的遺產處理。
(9)對于醫療費用的重復投保,保險公司按照《保險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按保險金額與保險金額總和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或按第一家保險公司賠付的差額計算給付金額。
(10)集體投保人身保險,如果指定投保人為受益人,需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受益人為法定繼承人或為指定受益人,投保人要求領取理賠保險金額時按照委托他人領取辦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人身保險
工傷兩處9級傷殘怎么鑒定標準兩處?
兩處或以上的損傷級別,以重的為主,其他級別的會有一個加權系數計算,不是簡單的相加或者晉升一級的。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
[img]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是依據人體組織器官結構破壞、功能障礙及其對醫療、護理的依賴程度,適當考慮由于殘疾引起的社會交往和心理因素影響,綜合分析后進行確認劃分的。
【法律依據】
《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4.1鑒定原則
應以損傷治療后果或者結局為依據,客觀評價組織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礙程度,科學分析損傷與殘疾之間的因果關系,實事求是地進行鑒定。
受傷人員符合兩處以上致殘程度等級者,鑒定意見中應該分別寫明各處的致殘程度等級。
4.4致殘等級劃分
本標準將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劃分為10個等級,從一級(人體致殘率100%)到十級(人體致殘率10%),每級致殘率相差10%。致殘程度等級劃分依據見附錄A。
4.5判斷依據
依據人體組織器官結構破壞、功能障礙及其對醫療、護理的依賴程度,適當考慮由于殘疾引起的社會交往和心理因素影響,綜合判定致殘程度等級。
關于新標準兩處以上致殘等級和新標準兩處以上致殘等級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