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純化溫度補償標準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碘單質升華的溫度是多少?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就馬上開始吧!
本文目錄
在重結晶提純法中,溫度下降,若沒有晶體析出怎么辦?
兩種原因:
1.溶劑加太多,可蒸發掉部分溶劑后重新冷卻;
2.缺乏結晶中心,產生過飽和溶液,可用玻璃棒貼壁攪拌,產生結晶中心。
蛋白表達誘導的時間和溫度?
一般建議先進行小試,來確定最合適的條件。
在誘導時間上并不總是時間越長越好。尤其是對于宿主有毒性的蛋白。在誘導期間,我們需要每隔幾個小時就進行取樣檢查目的蛋白的表達。
通常情況下,溶解度在較低的溫度下可以得到增強。由于我們需要得到可溶性蛋白,以便進行下一步的純化,所以可以嘗試在30℃,25℃和18℃下進行誘導。
不同的蛋白進行誘導表達需要的時間和溫度,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確定。
碘單質升華的溫度是多少?
碘從45℃左右即開始升華,到77℃時,碘升華管中已充滿濃密的紫色碘蒸氣。
碘:53號元素碘屬于周期系ⅦA族元素。1811年法國藥劑師庫爾圖瓦利首次發現單質碘。單質碘呈紫黑色晶體,易升華。有毒性和腐蝕性。碘單質遇淀粉會變藍色。主要用于制藥物、染料、碘酒、試紙和碘化合物等。碘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體內的碘的總量為30mg(20~50mg),國家規定在食鹽中添加碘的標準為20-30mg/kg。
紫黑色晶體,具有金屬光澤,性脆,易升華。有毒性和腐蝕性。密度4.93克/立方厘米。熔點113.5℃,沸點184.35℃。化合價-1.+1.+3.+5和+7。加熱時,碘升華為紫色蒸汽,這種蒸氣有 *** 性氣味,有毒。易溶于乙醚、乙醇、氯仿和其他有機溶劑,形成紫色溶液,但微溶于水(但如果水中含碘離子會使其溶解度增大:(I-)+(I2)=(I3-)),也溶于氫碘酸和碘化鉀溶液而呈深褐色。
升華指物質從固態不經過液態直接變成氣態的相變過程。相反的過程叫凝華。
最常見的升華例子是干冰在常溫常壓下直接變成二氧化碳氣體,以及燈泡里的鎢絲在通電后升華成蒸氣然后沉淀在燈泡內側。
在一定的大氣壓強下,固體物質的蒸氣壓與外壓相等時的溫度,稱為該物質在這個壓強下的升華點。在升華點時,不但在晶體表面,而且在其內部也發生了升華,作用很劇烈。
升華方法
常壓升華:在一個標準大氣壓(1.013×10^5Pa)下固體的升華。
常溫升華:在室溫(25℃)下固體的升華。
真空升華:又稱減壓升華,由于升華與固體蒸氣壓和外壓的相對大小有關,降低外壓可以降低升華溫度,在常壓下不能升華或升華很慢的物質可以采用真空升華。真空升華還可防止被升華的物質因溫度過高而分解或在升華時被氧化。金屬鎂和釤、三氯化鈦、苯甲酸、糖精等都可用此法提純。
低溫升華:1976年,J.W.米切爾提出低溫升華技術,即將溫度和壓力維持在升華物質的三相點以下,使它在很低的壓力(幾毫米汞柱)下升華,經冷凝后捕集在冷阱中而與雜質分離。此法操作簡單,產品純度很高,例如很難用一般方法提純成高純試劑的過氧化氫,用此法提純,一次即可將鈷、鉻、銅、鐵、錳、鎳等雜質從1000ng/mL降至0.4~2ng/mL。
可溶性蛋白純化緩沖液的配制?
在蛋白純化中需要用到緩沖液,緩沖液種類繁多,同一緩沖液不同溫度及不同PH值要求下配制方法有所不同。配制適合并且準確的緩沖液,才能達到很好的純化效果。
例如:10ml碳酸鈉-碳酸氫鈉緩沖液(0.1M),同樣PH=9.40,在20℃的配制是2ml的0.1MNa2CO3和8ml的0.1MN2HCO3;在37℃的配制是3ml的0.1MNa2CO3和7ml的0.1MN2HCO3。
同樣溫度37℃,PH=9.90的配制是6ml的0.1MNa2CO3和4ml的0.1MN2HCO3;PH=10.08的配制是7ml的0.1MNa2CO3和3ml的0.1MN2HCO3。這是10ml的配制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用量需要配制。了解各種緩沖液不同條件下的配制方法很重要,這次分享的資源就是讓從事純化和檢測分析的朋友能夠方便準確配制自己科研制備中要用的緩沖液。
純化的方法?
純化,即由多種物質的聚集體,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方面的方法作用,變成一類或一種物質的過程。其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結晶和重結晶法: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
2、氣化法:包括升華法和分解法;氣化法是把一種固體變成氣體,實現固氣分離。
3、溶解法:利用轉化法或者溶解把一種固體轉化為溶液狀態,過濾分離固體。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