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鐵們好,相信很多人對城鎮規劃補償標準都不是特別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下關于城鎮規劃補償標準以及2022年征地補償新標準?的問題知識,還望可以幫助大家,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城鎮居民房屋拆遷如何賠償?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補償項目有哪些?
我國并沒有全國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都是由各地根據地方實際情況進行制定的,補償方式、補償金額都有差別,如:有的按照戶口進行計算,有的按照面積進行補償。但無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以不降低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為原則進行補償。
國有土地上房屋補償方式
根據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拆遷方應給被拆遷人提供兩種方式進行選擇。
選擇產權調換的,市縣 *** 應提供用于產權調換的房屋,并計算、結清房屋價值與用于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
選擇貨幣補償的,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集體土地上房屋補償方式
根據法律規定,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可以采取三種補償方式:
1、重新劃分宅基地進行重建。選擇宅基地劃地重建的,應給予重置成新價補償(修建原有規模房屋所需費用)、裝修費和搬遷補助、過渡費等;
2、貨幣補償。選擇貨幣補償的,要綜合考慮房屋情況與周邊房地產市場價格,確保被拆遷人的居住水平不降低。
3、拆遷調換。選擇拆遷調換補償的,應給予搬遷費、過渡費等,置換比例應不低于1:1。
石家莊城中村改造補償2021年?
社會保障補償
這就意味著拆遷農民領取補償款有一個系統的指導標準,這個標準能夠更大限度地保障拆遷農民工的根本利益。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如下:
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
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
搗制或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
樓房(二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
地上(下)附著物使用等價補償標準
異地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地、配套設施、租房費等)每戶2萬元
2020年農村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土地法修正草案現行第四十七條規定: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在住房保障方面:
將對城市規劃區內的被征地農民提供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無法提供的按照市場價給予貨幣補償
城市規劃區外則安排宅基地重建住房并按照新建房屋成本給予補償
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
“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
2022年征地補償新標準?
2022年被征地的新的補償標準可分為,土地,地上付屬物,安置補償,水田,菜田,青苗…,士地為地產值的8∽10倍,地上付屬物為400元/平方。菜田3000/畝。青苗600∽800/畝。安置為2000/月…。
法律規定拆遷補償款該給多少才算合理?
一提到拆遷,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拆遷補償,因為對于很多被拆遷人來說,拆遷補償就是一塊傷疤,一些被拆遷人都說,在外人看來,“拆遷戶”是有錢的象征,外表光鮮亮麗,實際上,經過整個拆遷流程之后,真正落在自己手里的并沒有多少,特別是一些地方農村,拆遷后甚至沒有補償,沒有安置,這也就激化了矛盾,那么,到底拆遷補償到底給多少才算合理,才能雙方都滿意呢?淵博征地拆遷律師結合法律簡單分析一下這個百姓關心的話題。
對拆遷方來說,如果需要補償的被拆遷人基數很大,每一戶的補償費用都必須嚴格把控,不然要啟動征收項目是沒有足夠的資金,現實案例中也有一些較好地段的拆遷,個別當事人張嘴就要幾個億,直接嚇跑征收單位,這樣就導致征收項目夭折。
所以,對于征地拆遷補償的多少,拆遷方和被拆遷人都各執一詞,每個地區、每一戶的情況不同,很難有一個界定范圍,那么拆遷過程中需要給被拆遷人多少錢,才能讓被拆遷人滿意呢?并且不會給被拆遷方帶來過多的壓力,導致項目的停滯呢?
從法律層面上來看,也沒有明確的規定每戶應該有多少補償,主要是因為每個地區情況等各種原因不同造成的,法律只能給出一個最基本最統領性的標準,也是最低限度的補償規定,如果拆遷補償連國家的最低補償標準都不能滿足,那么,就真的不合理。
再有就是城市的國有土地和農村集體土地的補償差距是很大的,也造成不能有一個統一的補償標準,雖然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嚴重的不合理......
我們看一下國有土地上房屋補償:
根據《國有土地上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補償應當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征收造成的搬遷、安置補償;因征收造成的停產停業補償,根據規定可以看出,國有土地上征收,被拆遷人獲得補償的來源主要是上述所提到的幾個方面,被拆遷人判斷自己的補償是否合理,也主要通過這幾個方面來衡量。
農村集體土地的征收補償:
相比較國有土地,集體土地情況更復雜,國有土地房屋征收可以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作為參考,而集體土地是沒有法律參考,能作為參考的只有《土地管理法》,但在土地管理法中,對被征收農民的補償規定也很籠統,不夠明確,也不能完全適用于全部情況,所以又出臺了相關解釋,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棚戶區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可以參照國有土地標準進行補償。
這都是很籠統的規定,并不能解決實際中因為拆遷發生的各種問題,這些規定只能作為界限規定,意思是說拆遷方在征收過程中,不能觸犯上述規定底限,一般來講,被拆遷人的補償標準是出現在征收補償方案中,被拆遷人可以申請信息公開的方式查到,更多的情況都可以通過公告得知,對補償方案的審查,是被征收人弄清自己補償多少才合理的重要步驟,也是關鍵一步。
大多數情況淵博征地拆遷律師都是通過提出意見、要求聽證、申請復議、訴訟等多種途徑采取措施,幫助被拆遷人拿到自己的合理補償。
如果被拆遷人自己都感覺到拆遷補償不合理了,或者感覺拆遷過程中有異常,那么肯定存在問題,我們要做的是用法,而不只是說法。
湖州市2021年征地補償標準?
湖州市征地補償標準
1.湖州市區中心城市、吳興區和南潯區建制鎮規劃區內土地征收補償實行區片綜合地價,區片綜合地價包括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二項,其補償標準為:
(1)征收耕地(包括水田、旱地、菜地、園地、養殖水面、農田水利用地,下同)和建設用地補償39200元/畝,其中土地補償費18000元/畝、安置補助費21200元/畝。
(2)征收林地補償27440元/畝,其中土地補償費12600元/畝、安置補助費14840元/畝。
(3)征收未利用地補償20000元/畝,其中土地補償費9200元/畝、安置補助費10800元/畝。
2.湖州市區中心城市、吳興區和南潯區建制鎮規劃區外征地補償按產值倍數法計算,其補償標準為:
(1)征收耕地和建設用地補償30000元/畝,其中土地補償費18000元/畝、安置補助費12000元/畝。
(2)征收林地補償21000元/畝,其中土地補償費12600元/畝、安置補助費8400元/畝。
(3)征收未利用地補償15000元/畝,其中土地補償費9000元/畝、安置補助費6000元/畝。
3.被收回國有漁業水域捕撈權漁民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35000元/人。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