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簡述中國訴訟發展史
1、中國訴訟制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的《憲法大綱》,這部文件在光緒三十四年被頒布,標志著國民訴訟權首次在憲法性文件中得到承認。它強調:“臣民可以請求法官審判其案件,并應受法律規定的審判機構進行審判。
2、自秦漢至明清,在告訴制度上大致相同,原則上實行不告不理,被害人或知情人告訴官府,官府才受理訴訟,但隋唐之后,也開始出現官府發現犯罪,主動追究的情形。告訴嚴格按照行政級別逐級提起。強制措施 漢唐之前,刑事訴訟強制措施沒有嚴格規定,漢唐之后,在刑法典中均在專篇規定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
3、新中國建立以前行政法的產生與發展 現代意義的行政法在中國產生于民國初期。1914年5月18日公布的《行政訴訟條例》,同年7月15日公布的《行政訴訟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行政訴訟法。1914年3月21日公布的《平政院編制令》,平政院具有行政法院的性質,行政審判權不屬于普通法院,而屬于平政院。
4、首先,我們從第一章的第一節開始,中國古代的刑事訴訟法可以追溯到夏朝以前,當時國家與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據歷史記載,黃帝時期可能就奠定了早期法律的基礎(中國最早的法源于黃帝時期)。到了堯舜時期,我國出現了最早的刑事訴訟形式(堯舜時期的刑事訴訟)。
中國古代刑事訴訟制度的特點
1、【答案】:中國古代刑事訴訟的特點為:(1) 司法隸屬行政,行政機關兼理司法。(2) 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沒有實質性區別。(3) 控訴和審判職能合一。(4) 刑訊逼供合法化。(5) 重視獄訟,并建立了多種監督程序。
2、【答案】:中國古代的刑事訴訟制度,從夏商至于明清,內容豐富,精華與糟粕并存,反映了以儒家為主導的古代思想的影響,也體現了古代司法活動長期積累的經驗,并反映了在司法活動中的專制集權制度的本質和特征。
3、聽訟制度在中國古代刑事訴訟中占據重要的地位。中國古代重實體、輕程序的傳統,使得通過聽訟探究案件事實真相,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拔迓牎奔崔o聽、色聽、氣聽、耳聽和目聽,是中國古代聽訟的基本方式。
誰可以告訴我“中國古代訴訟制度的內容”??
1、總之,中國法制歷經4000年發展而形成“中華法系”。中國古代的刑事訴訟制度也從無到有、從模糊到清晰。其中有槽粕更有精華,我們應該從中汲取營養而為法制建設所用。
2、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昏庸的周幽王采納了虢石父的建議,馬上帶著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驪山烽火臺,命令守兵點燃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各地諸侯一見警報,以為犬戎打過來了。果然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救駕。
3、很難,但也不是難不可攀。只要制定復習計劃,認真執行,會大大增加通過率的。相關的學習資源,網盤免費分享給你,實時更新,值得收藏。
4、第七條 國家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經營活動實行許可制度。未經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不得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
5、第二十四條 報紙出版實行編輯責任制度,保障報紙刊載內容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 報紙不得刊載《出版管理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家規定的禁止內容。 第二十六條 報紙開展新聞報道必須堅持真實、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不得刊載虛假、失實報道。
我國封建社會的刑事訴訟制度大體上屬于
1、我國封建社會的刑事訴訟制度大體上屬于糾問式訴訟模式 主要內容 糾問式訴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對犯罪行為,不論是否有被害人控告,均依職權主動進行追究和審判的訴訟制度。在糾問式訴訟中,法院不再是中立的第三方,而成為對危害公共秩序和君主利益的犯罪行為負有責任的追究者。
2、奴隸制社會刑事訴訟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特點:1.刑事訴訟是維護奴隸占有制的社會秩序的工具,它公開保護奴隸主享有種種特權,同時對廣大奴隸實行野蠻、殘暴的鎮壓。2.奴隸制社會的最高司法機關是皇帝。3.奴隸制社會一般都實行過神明裁判或神示的證據制度。
3、在封建社會,皇帝是國家最高權力的擁有者,國家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維護皇帝的絕對統治地位,因此當時的刑事訴訟的唯一目的就是懲罰犯罪,而對犯罪嫌疑人則沒有絲毫的權力可言。我國現在的刑事訴訟體制大多是學習的德國的職權主義,刑事訴訟的目的則是以懲罰犯罪為主,兼顧保障人權。
4、首先,判例法制度不適合我國已經形成的、實踐證明的適合我國國 情的人民代表大會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5、這就出現了所謂的“社會法?!彼鼈儗嵸|上屬于公法范疇,應劃到公法的范圍內。刑事訴訟法與行政法、刑法等法律相同,都屬于公法的范疇。公法調整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的關系的一種法律,它與私法不同,私法是對公民之間的個人利益進行調整的一種法律,像我們平時經常用到的民事訴訟法就屬于私法的范疇。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