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刑事案件案卷整理順序
1、法律主觀:刑事案件卷宗內容包括:卷宗封面;卷內目錄;拘留證、拘留通知書;取保候審決定書、執行通知書、被取保候審人義務告知書、取保候審保證書;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辯護律師意見;卷宗封底等。
2、卷宗封面,卷內目錄,換押證,退回補充偵查決定書、補充偵查報告書。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公安機關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寫出提請批準逮捕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
3、檢察卷 1.起訴書 2.在審查起訴工作中檢察機關新認定、補充或否定公安機關原認定犯罪事實的證據材料 3.向法院移送贓款、贓物的清單 4.共同犯罪案件中,檢察院對同案犯已作免予起訴和不起訴決定的法律文書。
4、不過,這個工作也很簡單:一般的案卷整理,當地的律師協會都有統一的目錄表和封面,且分為刑事、民事、非訴等,你只需根據目錄,將案卷內容按順序裝訂就行了。如果沒有目錄,你就按照從收案、辦理委托手續到開庭所需材料直至最后結案的先后順序排列裝訂即可。祝你工作愉快。
刑事訴訟法監視居住的法律條款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關于監視居住的有關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第七十五條、第七十六條、第七十七條。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監視居住最長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
監視居住是刑事強制措施,強制措施包括有拘傳、拘留、取保候審、監視居住、逮捕。
監視居住刑訴法中的規定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法律分析:刑訴法監視居住釋放條款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監視居住。解除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法律分析:只有涉嫌犯罪的人才可能受到警方的監視。這種監視在法律上被稱為“監視居住”。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和第五十一條。這些條款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拘傳、取保候審或監視等措施。
廣義的刑事訴訟法包括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整理:廣義的刑事訴訟法是指根據正確適用法律刑事訴訟法整理,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相關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等制定的以《刑事訴訟法》為核心的相關規范,要尊重和保障人權,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狹義的刑事訴訟法僅指刑事訴訟法典。廣義的刑事訴訟法指一切有關刑事訴訟的法律規范。刑事訴訟法典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系統完整地規定辦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法律文件。刑事訴訟法最重要的表現形式,稱為狹義的刑事訴訟法。
法律分析:廣義的刑事訴訟法涵蓋了依據法律正確適用,對犯罪分子實施懲罰,并保障無罪之人免受不當追究的法律規范總和。這些規范以《刑事訴訟法》為核心,由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等機構制定。其宗旨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權,確保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廣義的刑事訴訟法是有關刑事訴訟的一切法律規范,包括刑事訴訟法典和其他有關刑事訴訟的法規、法令、條例、規則、決議、決定等,還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刑事訴訟程序的規范性文件。
刑事訴訟法112條規定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如下: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法律客觀:刑事自訴刑事自訴,根據《刑事訴訟法》112條規定,是指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自訴案件,是“公訴案件”的對稱。在我國,各級法院審理案件以起訴作為審判前提條件。如果沒有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就沒有法院的審理。
刑事訴訟法資料匯編內容簡介
匯編內容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刑事訴訟法律資料(1924-1949年),這部分歷史資料揭示了那段時期法律實踐的演變。其次,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的資料(1949年至今),分為上下兩編,上編涵蓋1949年建國前后至1979年刑事訴訟法典出臺的歷程,下編則包括1980年至今的法典及其后續發展。
在人權保障觀念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刑事訴訟法作為人權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與重視。自1996年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改革以來,法學理論界和實踐界呈現出繁榮的局面,創新的學術成果層出不窮,司法實踐也充滿創新活力,形成了一幅百家爭鳴、多元發展的學術圖景。
刑事訴訟法作為人權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權觀念的提升,其重要性日益凸顯。自1996年我國對該法進行修訂以來,法學界和實務界經歷了一場空前繁榮的學術與實踐熱潮。創新的學術成果層出不窮,司法實踐也日新月異,刑事訴訟法學界呈現出多元且活躍的景象。
《法律規范匯編(分卷便攜本):刑事訴訟法(2009年版)》是一本全面收錄2009年必讀法律法規的書籍。旨在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刑事訴訟法的各主要法律條文主旨,并且提示讀者關注重點法條及其相關法條。此外,該書還附有歷年來司法考試的試題,為讀者提供實戰演練的機會,堪稱法律版司法考試口袋書系列之佳作。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