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村級道路占地補償標準的問題并不復雜,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2021年江蘇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明細?,因此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村級道路占地補償標準的一些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的分析吧!
本文目錄
- 2021年江蘇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明細?
- 農村征收土地價格是多少錢一畝?房屋地上物補償怎樣算?
- 2021年農村風力發電占地怎樣補償農戶?
- 農村征地拆遷,村委會能分補償款嗎?農民又該補償多少才合理?你怎么看?
- 農村鄉道擴建可以無償征用嗎?
2021年江蘇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明細?
一、江蘇省征地補償標準
(一)征地補償
1、江蘇征地補償新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農村征收土地價格是多少錢一畝?房屋地上物補償怎樣算?
第一,農村土地征收綜合地價補償標準因地理位置、區位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而普遍存在差異,大多以3-7萬元這一區間為主,最新最高的也有12萬元的。第二,農房拆遷中除了住房安置、房屋主體補償外,對宅基地范圍內的地上構附著物(含房屋地上物)也會逐一清點后按標準進行補償,當然各地的補償標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這是曾從事過多年農村征地拆遷工作的筆者,結合當地政策和收集了解到的相關資料,給出的答案。下面,就簡要說說相關情況。
一、關于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一般會包含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和地上構附著物補償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合在一起就是土地征收的綜合地價補償。
據各地公開的征地政策,每畝地的綜合地價補償在3-7萬元這一范圍內的較多。就地理位置、區位條件、發展水平來說,西部地區的征地補償標準肯定不能與東部地區相比,山區不能與平原相比,重點發展地區與一般地區也有差距。
比如,筆者這里土地補償費每畝1.6萬元、安置補助費折算后約3.6萬元、青苗和地上構附著物的綜合定額補償1.8萬元,合在一起是7萬元。目前最新最高的應是今年5月公布的某一重點發展地區的土地征收綜合地價補償標準為每畝12萬元。
二、關于宅基地范圍內的地上構附著物補償
房屋地上的構附著物是宅基地上構附著物的一部分。就農房拆遷而言,除了住房安置、房屋主體補償、房屋殘值搬家及獎勵外,對宅基地范圍內的地上構附著物也會逐一清點后進行補償。
宅基地范圍內的地上構附著物主要有堡坎、圍墻、地壩、水井、灶、太陽能熱水器、房屋裝飾。就房屋地上物主要就地板磚、墻磚的補償,不少地方是按實際面積進行補償的。比如,筆者這里是地板磚、墻磚每平方米40元。
綜上所述,農村土地征收的綜合地價補償存在地區差異,以3-7萬元每畝的較多;宅基地范圍內的地上構附著物,是逐一清點后按當地規定的標準進行補償。2021年農村風力發電占地怎樣補償農戶?
你好,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農村征地拆遷,村委會能分補償款嗎?農民又該補償多少才合理?你怎么看?
您好,根據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佐治管理和使用;
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安置人員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 *** 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由此,可以看出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所有者所有,安置補助費專款專用,用于安置被拆遷人員。而土地補償費,則歸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那么,作為歸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補償費,是否都應該被村委會所截留,村民是否有權要求分割這部門款項呢?
對于此問題,我國現行法律未做出明確規定。但土地補償費其是指是對土地收益的補償,土地收益是農業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占有、經營土地而獲得的經濟利益。
土地補償費是對農民未來土地收益所做的折現補償,若全部被村委會截留,村民今后的生存將難以保證。
所以,土地補償費應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安置和社會保障,其余部分可用于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興辦公益事業或修建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
那被用于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興辦公益事業或修建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的那部分占所有土地補償費的比例應該是多少呢?
《河北省人民 *** 關于實行征地片區價的通知》冀政【2008】132號規定:土地補償費20%歸集體經濟組織,80%歸被征地的土地使用權人或者按照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農戶。
《山東省土地征收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全部被征收或者征收后沒有條件調整承包土地的,土地征收補償安置費的80%支付給土地承包戶,主要用于被征收土地農民的社會保障、生產生活安置,其余的20%支付給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用于興辦公益事業或者進行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建設。
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的(2015)濟中法執字第63號民事裁定書,也支持了土地補償費,集體經濟組織和使用權人二八分的觀點。其認為,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應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安置和社會保障,為了平衡被征地農民和集體經濟組織債權人雙方的利益,土地補償款中20%的比例可以用于償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集體公益所欠的債務。
綜上,集體土地征收拆遷補償費,主要有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和青苗所有者所有,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安置補助費,專款專用,用于被拆遷人員安置,補償標準為需安置人數乘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四到六倍;
土地補償費,補償標準為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六到十倍,其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安置和社會保障;
根據相關地方規章,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收土地使用權人之間可對土地補償費二八分。
農村鄉道擴建可以無償征用嗎?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農村鄉道擴建是利民的好事,但是占用道路兩旁的土地及房屋的,要根據我國法律法規,給予補償!除非自愿不可以無償征用的!
我們村里修路,占用誰家土地,要么補償你相應土地,要么補償相應的價錢。對于怎樣補貼都是用法律法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至10倍…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關于村級道路占地補償標準,2021年江蘇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明細?的介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