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取保候審后被行政處罰,應該如何應對?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一、什么是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是指公安機關在對涉嫌違法犯罪的人采取強制措施時,根據被控制人的情況和案情,決定對其采取不拘留措施,但要求其到指定場所報到,配合案件調查的一種強制措施。
二、什么是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對違反行政法規、規章、決定的行為人予以的處罰。行政處罰主要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等。
三、取保候審后被行政處罰有哪些情況?
1.取保候審期間被行政機關依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2.取保候審期間因違法行為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被拘留期間被行政機關依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四、取保候審后被行政處罰應該如何應對?
1.認真閱讀行政處罰決定書,了解處罰的事實、依據、種類、數額等內容。
2.如果對行政處罰決定有異議,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3.如果認可行政處罰決定,應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罰款或履行其他處罰決定,以免拖延時間導致處罰加重。
取保候審后被行政處罰是一種常見的情況,被處罰人應該認真閱讀處罰決定書,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如有異議可以提出復議或訴訟,如認可處罰決定,應及時履行處罰義務,以免拖延時間導致處罰加重。
上一篇:陽朔拆遷的補償政策是怎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