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發生事故后將傷者遺棄,造成傷者二次事故,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在交通肇事事件中,如果行為人在事故后將受害者帶離現場并隱匿或遺棄,導致無法得到救助以致死亡或嚴重殘疾,會面臨何種法律制裁?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如果肇事者逃逸或情節惡劣,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逃逸致人死亡,則將面臨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嚴厲判決。
《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交通事故逃逸,造成輕微傷的,應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并可處15日以下拘留。
如果傷者沒有死亡,機動車駕駛員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將撞傷者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傷者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嚴重殘廢的,則構成了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按《刑法》規定,將會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詐騙報案去公安局還是派出所?
法律分析:詐騙去公安局報案。報案地址須在案發地轄區的公安機關報安,到公安派出所也行,但只是授理。給與立案后破案需經偵大隊或刑偵大隊,也可去公安局或分局的刑、經偵大案報案。財物被詐騙,受害人要及時報警,由公安機關受理審查確定案件性質。
法律分析:派出所和公安局都可以。詐騙屬于犯罪,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都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報警。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法律分析:公安、派出所都可以。到當地派出所報案,攜帶相關證據有助于及時立案處理。如果公安機關不給立案或者處理速度上不滿意,可以向上一級管理部門舉報。也可以直接帶相關證據去法院起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經濟犯罪偵查大隊。
法律分析:詐騙報案應當去案發地所屬的派出所。如果遇到網絡詐騙,除了可以去派出所報案,也可以打110報案。警察會根據當事人的案件描述,決定是否受理或者讓當事人去其他地方專屬管轄受理。此類問題,必須通過專業的初步取證、預判、事件梳理結構才可能進行案件初步定性,從而對受害人進行及時有效的救助方案。
法律分析:詐騙報案首選是去被詐騙地的派出所報警。
法律分析:被騙,去公安局、派出所都可以。派出所是公安局的派出機構,兩者的職能完全一致。如果是刑事案件,無論派出所還是公安局接受報案,都會移交刑警隊。如果是經濟、民事糾紛,公安局一般移交給派出所,如果去派出所報案,派出所就直接受理。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