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明朝拆遷補償標準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明朝陣亡將士的待遇?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就馬上開始吧!
本文目錄
明朝巔峰時期軍事實力有多恐怖?
明朝巔峰時期的軍事實力是可以吊打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
明朝巔峰軍事實力要分兩個階段,因為不同的狀態下,巔峰軍種不一樣,所以有三段巔峰實力。
第一階段:永樂年間——宣德年間。
在這個階段,蒙古殘余勢力還會時不時搗亂,朱棣的戰略戰法學于藍玉,極其擅長突襲,一般朱棣對蒙古都是騎兵對騎兵。
在靖難結束之后,朱棣遷都北京,為了延續騎兵的威力,他在全國各地修建苑馬司,挑選精良戰馬,以為騎兵的根本,到了永樂二十二年,朱棣意外得到邊外降丁騎兵三千人,以為基礎,操練兵馬,這就逐漸形成了三千營。
同年,朱棣又將火器進一步推廣在自己的軍隊中,一切規制模仿三千營,這就逐漸形成了神機營,據說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器部隊。
當然,不止是朱棣,朱元璋在位期間又訓練了一批能戰之士,朱棣以此為本,形成了五軍營,至此,明朝三大營齊備。
朱棣完成的三大營可以說無解,裝備精良,攻防一體,可以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戰略體系。
這套體系分成三個步驟:
第一,神機營向前靠攏:
他們準備火銃,火炮,針對著沖擊而來的敵人進行第一波打擊。當時他們的敵人大多都是騎兵,換句話說,在這第一個步驟里,騎兵成為了活靶子,伴隨著巨響,士氣受損,群馬驚厥,前鋒必然受挫,這個時候就可以來到第二個步驟了。
第二,騎兵上場:
第一波火器轟炸結束,三千營和五軍營的騎兵迅速出擊,朝著敵人的陣地猛沖,一般情況下,敵人都會措手不及,軍隊陷入混亂,一旦軍隊建制毀敗,首尾不能相顧,必大敗。
第三,步兵登場:
到了這第三階段,敵人基本已經殘了,步兵們上前解決殘敵,做好補刀和俘虜的準備。
這就是朱棣的三大營戰法,可以說憑借著三大營的裝備和先進的戰法,永樂大帝可以說是橫行天下。當然,其子朱高熾以仁為主,并不喜歡戰斗,所以他是個過渡期,但他所在時期,三大營威力一般無二。
到了宣德皇帝朱瞻基,更是親自率領三千鐵騎,大敗兀良哈數萬部隊。
當然,一方面肯定是朱瞻基指揮有方,另一方面,便是他所率領的鐵騎都是精兵,所以帶來的影響力和威力不同凡響。
一直到了正統皇帝朱祁鎮,土木堡之變,京師三大營精銳消耗殆盡,二十余萬軍隊全部喪于瓦剌之手。
其實,在這第一階段里,主要是贏在裝備和戰法的先進性,但是戰法和裝備缺一不可,正是因為朱祁鎮少了戰法,才導致了土木堡大敗。
第二階段:萬歷年間
萬歷皇帝雖然懶了一點,但是前十年他有張居正,后期他還有申時行等,也算過得去,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在這個時候出現,經濟恢復,也算短期有了巔峰。
在萬歷四十八年的時間里,出現了萬歷三大征,把明朝的軍事實力推上了巔峰,介于寧夏之役,播州之役規模相對較小,我們這里著重說一下朝鮮戰役。
日本戰國時代結束,豐臣秀吉便起了侵略中國之心,起了14萬軍隊,入侵朝鮮。
一般人的想法肯定是,14萬人,明朝怎么也得相似的兵力吧,很不好意思,明朝只出了四萬部隊,其中還包括了戚家軍,遼東部分軍隊。這只數量較少的明軍不僅沒有被打敗,反倒擊敗了日本的軍隊,原因就是大明軍隊的火器,太過于先進,出現了佛郎機。
當時明朝與葡萄牙有一些爭端,所以就在一次戰爭中俘獲了一些佛郎機炮,明朝經過仿造之后,有了自己的佛郎機炮,并且明朝十分變通,把子母銃準備好,中國火器可以說已經是連發,放進去直接就能射,可以說給日本人打了個措手不及。
當時明軍配有佛朗機炮、虎蹲炮,滅虜炮...等等火炮數百門,諸炮一時齊發,聲如天動,俄而花光燭天",..."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無不焦爛……"。
在李如松的合理指揮之下收復平壤、開城,并且進攻漢城,是役,明軍付出陣亡790人的代價,給予日軍九千余人的損失。
中國軍事再一次憑借高端火器達到巔峰,大敗日本,大敗葡萄牙,幾乎站立于世界不倒。
明朝天啟年間京城為什么會發生大爆炸?
我們知道原子彈的研制成功的時間是1945年,而世界首次使用原子彈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放一個實戰原子彈,瞬間造成數萬人傷亡。這是人類最早使用原子彈的記錄,可是幾百年前,在中國的明朝首都北京發生一個和原子彈非常類似的爆炸,史稱1945年8月6日天啟大爆炸。下面小編就來講一下天啟大爆炸是怎么發生的。
天啟大爆炸資料簡介
天啟大爆炸又稱王恭廠大爆炸,是天啟六年(1626年)明朝首都北京發生的一場神秘的大爆炸事件。天啟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時(1626年5月30日上午9時),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廠火藥庫附近區域,發生了一場離奇的大爆炸。這次爆炸范圍半徑大約750米,面積達到2.23平方公里,共造成約2萬余人死傷。這次爆炸原因不明、現象奇特、災禍巨大,是“古今未有之變”。該事件其成因至今仍然困擾著歷史學家和科學家,與3600多年前發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1908年6月30日發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稱為世界三大自然之謎。
發生過程
1626年5月30日上午9時左右,京城天色皎潔,忽有聲如吼,從城東北方漸至城西南角,同時有一特大火球在空中滾動。巨響聲中,天空絲狀、潮狀的無色亂云橫飛,有大而黑的蘑菇、靈芝狀云像柱子那樣直豎于城西南角。剎那間天昏地暗,塵土、火光飛集,天崩地陷,萬室平沉。東自阜城門,北到刑部街,長1500~2000米,寬6500米范圍內木材、石塊、人體、禽尸像雨點那樣從天空中降下。數萬間屋、2萬多人都被炸成粉狀,瓦礫騰空而下,衣物遠飛至昌平,死者皆裸體。正在紫禁城內施工的匠師們,從高大腳手架上被震了下來,2000人跌成“肉袋”。御史何遷樞、潘云翼在乾清宮被震死,住在城西南的何家、潘家全被埋在土中。由于皇宮處在爆炸區邊緣,使明熹宗朱由校幸免于難。這次事件最讓人想不通的是當時沒有什么武器可以造成那么大傷害,最重要的線索就是爆炸之后大部分尸體都是赤身裸體,沖擊波之大,還有衣物等全部飄到了西山,昌平州教場中衣服成堆,器皿、首飾、銀錢也落得滿地都是。當時王恭廠可以確切的說是堆放火器等軍器的地方。
明朝天啟大爆炸真相最終解釋
“天啟大爆炸”與“通古斯大爆炸”一樣,都是名氣極大的“世界自然之謎”,造成這一事件的罪魁禍首究竟為何?說法紛紜眾多:有的說是隕石墜落,有的說是地震造成,最離奇的說法是外星人入侵地球前先做了一番火力偵察,后來見忙著做木工活兒的天啟皇帝毫無戰斗意志,大明王朝又正被一個叫魏忠賢的 *** 搞得朝局大亂,實在不愿意蹚這渾水,才悻悻離去。那么明朝天啟大爆炸最終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據報,密云縣本月六日巳時,從西南方來有聲如雷,至初九日丑時復巨聲,西來門窗皆響,幾座傾搖。”——《明實錄·熹宗實錄·天啟六年五月戊申》。天啟六年五月初六(公元1626年5月30日)一大早,太陽已經升起,北京城從睡夢中蘇醒過來,又開始了一天周而復始的生活——這原本將是歷史上平凡的一天。在遼東,42歲的袁崇煥不久前取得了寧遠大捷,暫時緩解了邊關的燃眉之急,就連用的西洋大炮都封被為“安國全軍平遼靖虜大將軍”,享受祭祀待遇。58歲的魏忠賢基本掃清了東林,走上了人生巔峰,生祠遍地,貴為九千歲此時還根本料不到自己甚至過不了六十大壽。對于年滿21歲、半年多前剛當了父親的天啟帝而言,四方來報雖然依舊透露著末世的焦慮,但天啟以天熱為由,暫停了上課給自己放了暑假,不讀書的日子比什么都愜意。76歲的內閣首輔顧秉謙忙于實錄編纂以及犯愁全國各地的各種事物,遼東急需的軍餉與捉襟見肘的財政,可愁壞了老頭。不知幾歲的吳二,普通宦官,天啟年間北京城生活的百萬人中的一員,開始了在王恭廠——也就是工部火藥廠——一天的工作。一切都是那么安詳、寧靜,直到那一聲巨響。轟!
突然間,蘑菇云在京城內升騰而起,當時描述是“靈芝狀云”,一剎那烏云蔽日,一時間地動山搖,巨響隆隆不止。一場大爆炸,就這樣發生在了北京城內,皇宮邊上。事發之后,大明朝的反應還是比較迅速的——大概凡是涉及到上頭的事情,反應都快——當天,天啟帝高度重視,親自督查此事。媽的,都炸到朕家里了!
根據當時御史王業浩(這人是王陽明弟弟王守文的玄孫)后來的奏疏說:“臣等于辰刻入署辦事,忽聞震響一聲,如天折地裂,須臾,塵土火木四面飛集,房屋梁椽瓦窗壁如落葉紛飄。臣等俱昏暈,不知所出。幸班皂多人拼命扶行,及至天井,見火焰煙云燭天,四邊頹垣裂屋之聲不絕。又覓馬出衙門,首見婦女稚兒泣于街,則知屋碎壞不勝計也。震壓沖擊,蹂踏死者,不可勝計也。比策馬行不數步,又見萬眾狂奔,家家閉戶,則因象房傾倒,群象驚,狂逸出,不可控制也。臣等急策蹇騎至朝房,驚魂甫定。”突然一下天崩地裂,一片廢墟,皇家動物園的大象都跑出來在廢墟上舞蹈。這場景怎一個朋克了得。
內閣的一幫子老頭,聽聞大爆炸,二話不說統統 *** ,首輔顧秉謙為首,趕忙跑到思善門外的內閣辦公地待命。
顧秉謙:“對不起皇上,我來晚了!”
朱由校:“NMB!”(以上對話虛構)
朱由校當即作出了最高指示:“工部、都察院并巡視科道及巡城御史兵馬、本廠監督主事,速赴王恭廠巡看救火,不許稽遲!!!”(《明實錄·熹宗實錄·天氣六年五月戊申》)
不得不說,官僚系統的效率,一旦被驅動起來,那還真是相當高。不僅僅當天,西城御史李燦然就已經統計報告了事故損失:“塌房一萬九百三十余間,壓死男婦五百三十七名口。”就連事故原因都迅速“調查”出來了。組織部(吏部)、紀委(御史)聯合調查結果:“有 *** 偷偷放火,而且很可能是后金的 *** !希望皇上加強安保工作!”(“吏科都給事中楊所修等、掌道御史王業浩等各合詞,上慰,疑有奸細私焚火藥,乞敕嚴防密稽。”)
實際上很明顯,這應當是一次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火藥庫爆炸,哪怕是京師火藥庫爆炸,實際上也不是什么罕見的事。萬歷二十一年、萬歷三十三年、崇禎二年、三年、七年京師都有火藥庫爆炸。崇禎十一年四月、六月、八月,新火藥局和安民廠(王恭廠爆炸之后換了個馬甲,挪了個位置,叫安民廠)分別又災,這回連西直門城墻都炸崩了。那么,好端端的火藥廠,為什么會炸呢?這個問題,就好像“好端端的化工廠為什么會炸”一樣。問題就出在它壓根就不是“好端端”的。
以萬歷三十三年火藥廠爆炸為例,事故原因是火藥由于年頭久,受潮結塊了,然后某工作人員用斧子想把火藥劈碎。然后?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官軍于盔甲廠支火藥,藥年久凝如石,用斧劈之,火突發,聲若震霆,刀槍火箭迸射百步外,軍民死者無數。”《明史·五行志二》)
這最有可能就是事情的真相了。
明朝陣亡將士的待遇?
明朝,對待軍隊相當的摳門,在明神宗時期發放陣亡將士的撫恤,中級將領,指揮一級的只有十兩白銀,普通士兵只有三兩。而當時的士兵的月收入普遍在1.5-2兩白銀。當然,明朝給這么少,因為它自身還有個撫恤制度,因為施行衛所軍戶制度,也就是說家里人除了當兵,干不了其它。
因此對于軍官來說父子相繼承,老子死了,兒子當官,年齡不到太小,武器都扛不動,沒事工資照發,等成年了你再干。
士兵呢,只要家里有人能干,就給個喪葬費,沒有子弟發個三年工資,然后給父母妻兒半份軍餉,也算福利。
好了,關于明朝拆遷補償標準和明朝陣亡將士的待遇?的問題到這里結束啦,希望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