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高等政法校法學主干課程教材·刑事訴訟法學作者簡介
陳光中,這位法學界的重量級人物,是中國政法大學的終身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曾擔任該校校長。他在學術界擔任多個重要職務,包括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法學學部召集人之一,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法學評議組副組長。
張曙,1978年出生于浙江海寧,2000年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隨后,他連續在該校深造,分別獲得了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目前,張曙教授任職于浙江工業大學法學院。
陳光中教授的學術成果豐碩,代表作包括《陳光中法學文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與論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證據法專家擬制稿(條文、釋義與論證》(主編)、《21世紀域外刑事訴訟立法最新發展》(主編)等。
刑事訴訟主張及其證明理論作者簡介
1、梁玉霞在學術研究上專注于司法制度、訴訟法、證據法、軍事法和檢察制度等領域。她的代表作品包括《論刑事訴訟方式的正當性》,這本書于2002年由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榮獲第五屆全國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著作類二等獎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
2、郭云忠,國家檢察官學院副教授,科研部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員。他于1971年出生于河北,1993年開始工作。2002年,他在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畢業,獲得了法學碩士學位。2005年,他在中國政法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3、基本論點:研究認為,刑事證明的焦點在于訴訟主張而非案件事實。在現代訴訟中,各方通過證明其主張來推進訴訟,案件事實始終融入主張中成為證明對象。訴訟主張貫穿刑事訴訟始終,決定其發展,因此它是刑事證明的核心,也是刑事訴訟的核心。證明與訴訟在范圍上具有一致性。
4、本文由李靜撰寫,她是一位法學專業人士,出生于1974年9月,籍貫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96年,她以優異的成績從黑龍江大學法律系畢業,獲得了法學學士學位。在那之后,她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于1996年至2000年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二庭任職,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5、羅海敏,1978年出生于浙江臺州,是一位法學領域的專業人士。她在中國法學教育的道路上耕耘多年,擁有深厚的專業背景。1999年,她以優異的成績從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獲得了法學學士學位;隨后在2003年和2007年,她分別在該校研究生院完成了訴訟法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學習。
6、秦宗文,這位1974年出生于河南汝州的學者,于1993年踏入學府之門,選擇了中山大學作為他的學術起點。在求學道路上,他穩步前行,1997年和2002年分別取得了文學學士和法學碩士學位,進一步的學術追求引領他于2005年在四川大學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
憲法與刑事訴訟:基本原理圖書信息
本書的ISBN號是756202863X,條形碼為9787562028635,其大小和重量分別為8厘米 x 16厘米 x 6厘米和458克,設計簡潔,內容深入淺出。這本著作涵蓋了憲法與刑事訴訟領域的核心原理,對于理解兩國法律制度的交匯點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法律專業人士,還是對法律有興趣的讀者,都能從中受益匪淺。
《憲法與刑事訴訟:基本原理》并非僅僅是一本論文集,它超越了單一的學術層面,旨在對憲法性刑事程序這一領域進行深遠的探討。這個領域的論文們圍繞著一個核心目標,即重新定義憲法在刑事程序中的地位。憲法性刑事程序的解釋可以多元且復雜,它并非憲法內容的全部,同樣,刑事程序也不應被完全憲法化。
本文旨在深入探討憲法與刑事訴訟之間的基本原理,從不同修正案出發,為我們理解這一法律領域提供全面的視角。首先,讓我們聚焦于第四修正案,它闡述了公民的隱私權和搜查扣押權,為刑事調查設定了嚴格的限制,保護了個人自由不受無理侵犯。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