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還對山東省改造荒山補償標準不太了解,沒有關系,今天就由本站為大家分享山東省改造荒山補償標準的知識,包括山東濟南退林還耕最新通知的問題都會給大家分析到,還望可以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我們就開始吧!
本文目錄
2021山東青苗補償費標準
土地征地在當前是非常常見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土地征用后都可以獲得高于原有土地的補償,而且會有新的土地給予,不過補償的具體數額是需要根據當地的政策來計算的,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很多人會選擇對政策進行了解估算。那山東省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呢?
一、山東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1)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2)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3)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1)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2)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3)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二、征地補償費計算標準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 *** 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三、征地補償款補償標準
各項補償費用由被征地單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處理:
1、土地補償費、依法應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補助費的歸屬、使用:
(1)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支付給安置單位。
(3)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發放給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征地的情況在當前社會是非常常見的,在面對征地補償事宜的時候,一定要冷靜去處理,如果自身利益受到侵犯的話,要選擇合理合法的方式去處理這些問題。山東省征地補償標準內容對于其他地區的朋友來說是不適合進行參考的,因為各地的補償標準都是不相同的。
山東濟南退林還耕最新通知
2020年退林還耕不是強制執行的,退林還耕是自愿的。退耕還林是指在水土流失嚴重或糧食產量低而不穩定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以及生態地位重要的耕地,退出糧食生產,植樹或種草。
國家退耕還林條例規定:實行退耕還林資金和糧食補貼制度,國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還林面積,在一定期限內無償向退耕還林者提供適當的補助糧食、種苗造林費和現金(生活費)補助。黃河流域以及北方地區,每畝退耕地每年補助原糧100公斤、現金20元,還生態林的至少補助8年,還經濟林的補助5年,還草的補助2年。每畝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補助種苗造林費50元。
山東一畝地價格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山東農村2020修路補貼標準
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1)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2)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3)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1)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2)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3)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山東包荒山什么地方便宜
很難確定哪個地方最便宜,因為不同地區的物價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一些更偏遠的鄉村可能會相對便宜一些,因為這些地方的經濟水平相對較低。如果你想在山東省尋找便宜的地方,可以先考慮一些不那么繁華的城市,比如濰坊、淄博、東營等地,因為這些城市的物價相對于濟南、青島等城市要低一些。另外,你也可以去山東的一些偏遠山區或邊遠農村尋找價格更為親民的商品。總的來說,如果你想尋找價格比較便宜的地方,建議多做些市場調研和比價之后再做出決定。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