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中國啥時候有了鄉
中國啥時候有了鄉
1、年10月12日, *** 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 *** 的通知》。實行政社分設,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在人民公社的基礎上重建鄉體制。鄉重新被確立為農村基層行政單位。
2、最早在唐朝時期就有了鄉的稱呼,1949年以前稱鄉,1958年至1978年期間改為人民公社,1982年后又陸續改稱為鄉。截止到2019年6月,中國大陸共計9108個鄉。鄉一般有若干個行政村組成,人口在5千至2萬人之間,區域面積相對比鎮小,人口比鎮少,經濟相對薄弱,并以農業人口為主。
3、一九一八年中國農村就有鄉鎮的稱呼。鄉制始建于西周,已有3000余年的歷史。鄉鎮鄉鎮作為國家設置的一種地方行政建制,從理論上講,應具有以下特征:保持行政地域的完整性、人口規模的適度性、管理層級的有序性、機構設置的合理性、職能定位的科學性、組織制度的規范性、政權名稱的固定性。
4、有,不僅有,而且有的早的多,先秦即有鄉,秦漢即有鎮。明代農村的鄉與現今區別不大,明的鎮是軍隊駐扎規模,大約軍人萬名左右。
相關文章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