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刑事自訴要有哪些條件
根據自訴案件的特征和法律的相關規定,提起侵犯商業秘密刑事自訴案件的條件為:有適格的自訴人。即遭受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才有資格提出;有明確的被告人和具體的訴訟請求。
刑事自訴狀(必須用黑色簽字筆本人簽名或加蓋企業公章)原件二份,證明被告有犯罪事實的證據材料復印件二份。原告身份證復印件,被告身份證復印件或居委會、派出所出具的經常居住地證明。
對于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商業秘密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被害人可以提起自訴。
侵犯商業秘密罪抓到多久可以判刑
1、【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2、根據最新刑法規定,對于侵犯商業秘密的個人犯罪者,將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能被處以罰金。若情節嚴重,刑罰將提升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加大罰金力度。 對于單位犯罪,新刑法同樣規定了罰金制度,并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個人犯罪的刑罰標準進行追責。
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判刑標準是3年到7年左右的有期徒刑侵犯商業秘密,給公司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最嚴厲的量刑不會超過7年的有期徒刑,對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罰金標準沒有準確規定,是法官做決定的。
4、最后是刑事責任,符合犯罪標準者,將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者,刑期將升至3年以上10年以下,并處罰金。
商業秘密被泄密時如何保護
1、商業秘密被泄密時保護方法如下:第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解決。第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第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第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第刑事訴訟程序。
2、如果商業秘密受到侵犯,企業可以直接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起訴時,應確保選擇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通常是被告住所地或侵權行為發生地法院。
3、法律主觀:企業的正當商業秘密權利被侵犯,應視不同情況,分別向不同部門尋求法律保護,主要有以下五種途徑: 第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解決。 如果此前企業與侵權人之間簽訂了商業秘密保護合同,并且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依據《 仲裁法 》向雙方仲裁協議中約定的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一是以優厚的待遇來保護商業秘密。即對接觸、使用企業商業秘密的職工,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給予較優厚的工資、獎金、津貼待遇,同時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一旦享受特殊津貼,則應負有相應的保密義務。二是以勞動合同長期化來保護商業秘密。在職員流動比較普遍的今天,這一方法更具有重要作用。
侵犯商業秘密罪報案后可以立案嗎
在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立案時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是有犯罪事實,稱為事實條件;是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稱為法律條件。
商業秘密罪報案流程是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直接到公安機關進行報案,由公安機關立案受理,并制作筆錄,之后再由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和依法收集相關的證據,詢問各方當事人。
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由于刑事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刑事訴訟活動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并不要求非常詳細具體。侵害商業秘密案件中,有犯罪事實是指發現存在侵害商業秘密造成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犯罪行為的事實。
侵犯商業業秘密罪立案程序包括對于立案材料的接受、審查和處理三個部分。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報案:經偵部門對立案材料的接受 對商業秘密案件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的受理。它是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立案程序的開始。
在企業經營活動中,若員工泄露商業秘密,若屬于民事糾紛的,企業可以通過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若泄露商業秘密,達到以下規定的條件的,那么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企業應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
暫無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