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13號地鐵拆遷補償標準和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經過哪些地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上海地鐵15號線能換乘哪些線
上海軌交15號線可換成的地鐵線路如下:
1.顧村公園站可換成軌道交通7號線
2.上海西站可換成軌道交通11號線
3.銅川路站可換成軌道交通14號線
4.大渡河路站可換成軌道交通13號線
5.婁山關路站可換成軌道交通2號線
6.桂林路站可換成軌道交通9號線(預計2021年上半年開通)
7.桂林公園站可換成軌道交通12號線
8.上海南站站可換成軌道交通1、3號線
城際鐵路和地鐵區別
1.概念和服務范圍不同。
地鐵是鐵路運輸的一種形式,指在地下運行為主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即“地下鐵道”或“地下鐵”的簡稱,英文subway或者metro。輕軌也從屬于地鐵系統。地鐵一般服務于大中型城市內部,是連接市區和郊區的軌道交通。
城際鐵路既屬于城際軌道交通又隸屬國家鐵路系統。城際鐵路線就是國家鐵路線,開通于兩個短途、人口稠密城市之間,英文inter-cityrailservice。城際鐵路一般是連接兩座以上相鄰城市的快速鐵路,目的是實現城市間的快速聯通。
上海地鐵13西延伸線什么時候通車
2025年年底
據申通地鐵集團消息,軌道交通13號線西延伸工程102標已于5月5日復工,通過一個月的努力,紀翟路站主體基坑底板于6月5日全部澆筑完成,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請跟隨記者到施工現場,看看這條線路的進度情況。
13號線西延伸在閔行境內的有紀翟路、芳樂路站、季樂路站、運樂路站。記者來到紀翟路站現場,該車站是地下兩層的島式車站,一共設置4個出入口和2組風亭。
申通地鐵建設集團崇明線分公司項目經理趙佳堯介紹,目前,紀翟路站的主體在做基坑的開挖,6月5日所有基坑的底板都澆筑完成,接下來將做車站主體的結構部分,預計8月該站結構封頂。13號線西延伸項目預計2025年年底建成通車。
疫情防控方面,工地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的相關部署工作,在做好疫情日常防控工作的同時,建立一人一檔、分區管理、車輛人員進出管理、分餐制、定時專人消殺等制度,形成了全面的疫情防控體系。
13號線西延伸工程102標綜合辦公室童宵寅表示,目前項目部所有人員每天保持一次核酸檢測、一次抗原檢測,有材料設備進來前會啟動預申報,申報好之后通知保安、消殺人員對車輛進行一次消殺后再入場。“萬一有疫情發生,我們項目部人員會啟動應急預案,保持項目部正常運作”。
據了解,上海市軌道交通13號線西延伸工程未來將從諸光路站始發,經過閔行區華漕鎮,至已建金運路站,設車站5座,線路總長9.47公里。項目作為軌道交通市區網絡的組成部分,通過與13號線先期工程的連接,為虹橋商務區與市中心、與浦東新區的聯系開辟一條新的快捷路線,可緩解軌道交通17號線單點入網的客流壓力,降低國家會展中心大客流隱患,提升虹橋地區軌道交通服務水平。
市域鐵路,地鐵,輕軌,區別
目前,城市軌道交通可分為地鐵、輕軌兩種制式。對于兩者的區別,有人認為,地面下的軌道交通叫地鐵,反之就是輕軌;也有人認為,鋼軌輕的就是輕軌,重的就是地鐵。這兩種劃分方式都是不科學的。那么地鐵和輕軌的區別到底在哪里呢?其實,無論是輕軌還是地鐵,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橋上。雖然地鐵的軌重一般要大于輕軌,但為了增強軌道的穩定性,減少養護和維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斷面和減少雜散電流,地鐵和輕軌都趨向選用重型鋼軌。劃分兩者的依據應是單向最大高峰小時客流量的大小。地鐵能適應的單向最大高峰小時客流量為3-6萬人次,輕軌能適應的單向最大高峰小時客流量為1-3萬人次。由此設計的地鐵和輕軌,它們的區別首先表現在地鐵的軸重普遍大于13噸,而輕軌要小于13噸;其次,一般情況下,地鐵的平面曲線半徑不小于300米,而輕軌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間;另外,地鐵每列車的編組數也要多于輕軌,車輛定員亦多。
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經過哪些地方
西起嘉定區金運路站,途經普陀區、靜安區、黃浦區,終點止于浦東新區張江路站,是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經過的地方。具體有淮海中路,南京西路,一大會址,世博會博物館等地。
關于13號地鐵拆遷補償標準到此分享完畢,希望能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