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國家經濟作物補償標準相信很多的網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征用果林補償標準也是一樣,不過沒有關系,接下來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國家經濟作物補償標準和征用果林補償標準的一些知識點,大家可以關注收藏,免得下次來找不到哦,下面我們開始吧!
本文目錄
農業用地上的建筑物補償標準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 *** 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 征收農民土地,應有合法項目,按照法定程序,給予被征收人合理補償,先補償,再征收,任何違反以上基本原則的征收行為都屬于違法征收。被征收人可以拒絕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以申請信息公開,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
征地補償費用項目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
征地補償計算
一、土地補償計算公式
1.土地補償費=被征地畝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2.安置補助費=需要安置的人數×年產值×補償倍數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征地數÷征地前人均分配耕地數
一、青苗補償費計算公式
青苗補償費是指農作物正處于生長期未能收獲,因征用土地需要及時讓出土地,致使農作物不能收獲而使農民造成損失,所給予土地承包經營或者土地使用者的經濟補償。青苗補償費的標準一般農作物最高按一季產值計算,如果是播種不久或投入較少,也可以按一季產值的一定比例計算。青苗補償費的具體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 規定并公告。計算公式:青苗補償費=年產值÷耕種季數
三、安置人數計算公式
征地時,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征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
四、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之和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6倍。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能使需要安置的移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需要提高標準的,由項目法人或者項目主管部門報項目審批或者核準部門批準。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16。
征用果林補償標準
果園的征收補償標準主要是:1、土地補償:果園近期三年收益平均值乘10倍;2、附著物補償:果園中間種的地表農作物及果樹樹體的市場價值(如銀杏樹、葡萄樹等),果樹樹體的市場價值專家評估確定;3、預期收益折現補償:通常依照有權單位專家評估確定;4、基礎設施補償:按照被搬遷戶的實際損失進行補償。
農作物保險賠償標準
農作物保險主要是為農民種植農作物提供一定的保障,起賠點為30%,也就是說,只有承保農作物因自然災害損失率達到30%及以上才賠償,其中損失率30%-70%之間的部分按照合同約定的比例計算賠款,而針對長期損失率在70%以上的,按照長期保險金額全額賠付。
在申請農作物保險賠償時,需要提供的資料包括被保險人身份證號、銀行卡、索賠通知書、損失清單、受的災害證明等。
甘肅經濟林補償標準
1、蘋果樹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補償150-220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補償300-450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補償600-18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900元。
2、梨樹
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補償45-120元;
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補償150-300元;
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補償1900-2200元;
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1200元。
一畝地補償六百萬是真的嗎
這個要看地上有沒有建筑物?如果有建筑物600萬,根本就不多,是純d的話,那要看中的是不是經濟作物?
有的經濟作物補償費用是很高的,一般的經濟作物補償費用沒有這么高,建筑物的費用補償標準比經濟作物還要高,建筑物有建筑面積,有的樓層很高,建筑面積就很多,是按照面積來算的。
OK,關于國家經濟作物補償標準和征用果林補償標準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