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管線伸縮補償標準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110排水管伸縮節間距要求?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就馬上開始吧!
本文目錄
水力伸縮節執行標準?
2007年4月29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GB/T12465-2007標準明確規定了伸縮器的標準規范,該標準替代了原有的GB/T12465-2002和GB/T14414-1993,并將標準名稱改為管路補償接頭,同時又在新標準中增加了大撓度松套補償接頭,球形補償接頭,壓力平衡型補償接頭等3類4中形式。
該標準的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管道伸縮器行業向著規范多樣化的方向長遠發展,更為我國基礎管道工程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供水主管道多長距離設伸縮節?
每隔4米設置1個。
如果長度不超過4米,每層應該設置一個。
另外伸縮節之間的最大間距應該是4米,也應該是每隔4米設置一個。
如果是橫管,設置的時候需要跟鋼管接入。
如果長度超過了2.2米,那么每隔3米就要設置一個伸縮節。
裝伸縮節怎么算管長度?
1、當層高小于或等于4m時,立管應每層設一伸縮節;當層高大于4m時,應根據設計伸縮量確定。
2、橫干管設置伸縮節,應根據設計伸縮量確定。
3、橫支管上合流配件至立管的直線管段超過2m時,應設伸縮節,但伸縮節之間的最大間距不得超過4m;兩個伸縮節之間應有一個固定支承,以控制管道膨脹方向。
4、管道設計伸縮量不應大于伸縮節最大允許伸縮量。
伸縮節也可稱為管道伸縮節、補償器,伸縮器。伸縮節分為:波紋伸縮節、套筒伸縮節、方形自然補償伸縮節等幾大類型,其中以波紋伸縮節較為常用。
管廊伸縮縫做法規范?
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2018年版)中3.5.11條規定;給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縮縫.沉降縫.變形縫.如必須穿越時應設置補償管道伸縮和剪切變形的裝置。
常用的措施有:軟性接頭法,即用橡膠軟管或金屬波紋管連接沉降縫兩的管道;
絲扣彎頭法,在建筑沉降過程中,兩邊的沉降差由絲扣彎頭的旋轉來補償,僅適用于小于50mm的管道;
活動支架法,在沉降縫兩側設支架,使管道只能在垂直位移,以適應沉降、伸縮的應力。
110排水管伸縮節間距要求?
為不超過6米因為排水管道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管道長度和溫度升降以及地基沉降等因素都會引起管道變形,因此設置伸縮節可以有效的避免管道被拉伸或縮短導致管道開裂。根據相關規定,110排水管道的伸縮節長度不應超過6米。此外,在安裝時,需要將伸縮節設置在容易檢查和檢修的位置,以便日后的維護與檢修工作進行。總之,正確的安裝伸縮節是保障管道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關于管線伸縮補償標準,110排水管伸縮節間距要求?的介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