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大家好,相信還有很多朋友對于民事傷殘補償標準和2021未成年十級傷殘賠償標準?的相關問題不太懂,沒關系,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分享民事傷殘補償標準以及2021未成年十級傷殘賠償標準?的問題,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傷殘起訴流程及費用標準?
法院交通事故傷殘處理起訴的流程是怎么樣的?
1、立案階段:首先受害人以原告的身份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交起民事訴狀和相關證據,資料齊全的,法院受理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一般會在7日內立案,同時通知當事人。不能立案的,說明理由,需要補充資料的,通知補充。
2、庭前準備階段: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會向被告送達民事訴狀副本、應訴通知及原告證據材料,被告收到民事訴狀后15日內提出答辯意見,法院收到答辯意見后會送達給原告。有的法院在立案后會向雙方送達限期舉證通知,此時,應根據通知要求及時舉證。確因客觀原因無法提供證據的,應當提交延期舉證申請。
3、開庭審理階段:開庭時,書記查明到庭情況,宣布法庭紀律,審判長核對當事人情況,宣布案由、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訴訟權利義務、詢問是否提出回避申請。隨后,原告陳述、被告答辯、證人作證、出示書證、物證、宣讀鑒定結論、宣讀勘驗筆錄等,審判人員發問、相互發問,最后進入法庭辯論環節,各方互相辯論,審判長詢問各方最后意見,庭審結束。
4、裁判階段:案件經過審理后,審判人員會根據庭審查明的情況,結合各方提供的證據,對案件進行評議,作出裁判結果。隨后送達裁判文書,任何一方不服,可以上訴,對判決不服的上訴期為15日,對裁定不服的上訴期為10日。如放棄上訴,則上訴期屆滿,裁判文書生效。
二、交通事故應該去哪個法院起訴
一般是在事故發生地法院起訴,也可以在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
選在被告住所地和侵權行為地法院是兩個不同地區的法院的情況下,選擇被告住所地和侵權行為地法院起訴可能會有天壤之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以下賠償費用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的標準計算:
1、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
2、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
3、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4、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多項賠償標準是按照受訴地法院的標準計算的,貧困地區和發達地區的標準相差很大,直接影響獲賠金額的多少。因此,選擇被告住所地和侵權行為地法院起訴直接關系到傷者的賠償數額。
綜合上面所說的,發生了交通事故如果雙方協商不下來的,那么是可以使用起訴的程序來進行解決,但起訴也是必須要按照流程來進行解決,所以,在起訴的時候一定要提交相關的材料,并且寫好起訴書,這樣才能讓法院得到認可,從而保障自己的利益。
輕傷的鑒定標準及賠償2021?
人們之間發生打架斗毆,造成人員受傷的,派出所會介入處理。等刑事判決結束后,受害人可以發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賠償,這個時候,一般要做一個傷情鑒定,明確受傷的具體情況,是屬于重傷還是輕傷。那么,司法鑒定輕傷標準是多少?國家有這方面的規定,將輕傷分為幾個級別,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了解下。
一、司法鑒定輕傷標準是多少?
1、帽狀腱膜下血腫頭皮撕脫傷面積達20平方厘米(兒童達10平方厘米);頭皮外傷性缺損面積達10平方厘米(兒童達5平方厘米)。
2、頭皮銳器創口累計長度達8厘米,兒童達6厘米;鈍器創口累計長度達6厘米,兒童達4厘米。
3、顱骨單純性骨折。
4、頭部損傷確證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和近事遺忘。
5、顴骨骨折或者上、下頜骨骨折;顳下頜關節損傷致張口度(上下切牙切緣間距)小于3厘米。
6、面部軟組織單個創口長度達3.5厘米(兒童達3厘米),或者創口累計長度達5厘米(兒童達4厘米)或者頜面部穿透創。
7、胸部損傷引起氣胸、血胸或者較大面積的單純性皮下氣腫,未出現呼吸困難。
8、胸部受擠壓,出現窒息征象。
9、肩胛骨、鎖骨或者胸骨骨折;胸鎖關節或者肩鎖關節脫位。
10、肋骨骨折。
11、女性 *** 損傷導致一側 *** 明顯變形或者部分缺失;一側 *** 乳腺導管損傷。
二、輕傷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由被害方提出賠償請求,由法院根據情節區別責任,判決被告方承擔費用的百分比。
1、醫藥費:根據被害方當地縣級以上醫院出據的病歷及醫藥費收據確定賠償額;
2、誤工費:根據被害方,事發上月基本工資標準(企業職工由所在單位勞動人事部門出據證明,個體工商戶由當地稅務部門提供申報納稅額度,無業人員按照國家統計局上年度年人均收)計算賠償;
3、護理費:由當地縣級以上醫院出據患者需要護理證明,并提供需護理時間期限,再根據實際護理人日均收乘以護理天數計算。
4、賠償費(這不是一個準確的概念):如果是輕傷,基本沒有賠償費,如果是重傷造成殘疾,根據被害人所在地傷殘鑒定委員會鑒定結論,依據傷殘賠償標準執行賠償。如果造成需要假肢或輔助器械(輪椅等)被告人根據法院確定的責任輕重,一并賠償。
受害人被打傷,為了更好的爭取賠償,避免糾紛,應該及時到當地的鑒定機構做傷情鑒定,鑒定機構受理后,根據司法鑒定輕傷標準,出具鑒定書,輕傷也包括四個等級,不同等級對應賠償標準不同,賠償費用主要有醫療費、護理費及誤工費等相關費用。
2021未成年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未成年人不可以建立勞動關系,不構成工費
未成年年的監護人也就是父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傷殘等級作為賠償標準的系數,即一至十級對應百分比系數分別為100%至10%,具體計算方式如下:
一級傷殘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級傷殘則乘以90%,依此類推,九級傷殘乘以20%,十級傷殘乘以10%。
各種賠償項目及計算標準如下:
(一)醫療費醫療費包括當事人為治療傷疾而支付的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手術費、醫藥費、住院費、康復費、整容費和后續治療等費用。
(二)誤工費誤工費根據當事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三)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四)交通費根據當事人和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以及參與死亡事故處理的死者親屬(不得超過三人)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
(五)住宿費當事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從外地到本市處理交通事故,實際發生的住宿費。
(六)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七)營養費營養費是指當事人為輔助治療或使身體盡快康復而購買日常飲食以外的營養品所支出的費用。營養費根據當事人傷殘程度參照醫院意見及營養費支出憑證確定。
(八)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當事人傷殘等級,按照當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九)殘疾輔助器具費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
(十)喪葬費按照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十一)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當地統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
(十二)死亡賠償金按照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
好了,文章到這里就結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民事傷殘補償標準和2021未成年十級傷殘賠償標準?問題對您有所幫助,還望關注下本站哦!